东禅寺

古寺幽深带碧川,坐来清昼永于年。 虚堂市远人声断,小砌风微树影圆。 笔砚更偿闲里债,茗薰聊结静中缘。 落花啼鸟春如许,却诵新诗忆遇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碧川:碧绿的河流。
  • 清昼:白天。
  • 永于年:长久仿佛超过一年。
  • 虚堂:高大空旷的堂屋。
  • 市远:离市集很远。
  • 小砌:小的台阶。

翻译

古老的寺庙幽深且傍着碧绿的河流,坐在那里感觉白天漫长仿佛超过一年。高大空旷的堂屋里因为离市集远而人声断绝,小小的台阶边微风轻拂树影呈现圆形。笔和砚台用来偿还在清闲时光里的情债,茶香熏染姑且来结下安静中的缘分。落花和啼鸟春天是这般模样,却诵读着新的诗篇回忆起遇到的贤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禅寺清幽宁静的景象和氛围。诗的首联写出了寺庙环境的幽深以及时光的悠长;颔联通过“虚堂”“市远”“小砌”等展现出寺庙的僻静与宁静;颈联描述了文人墨客在此以笔砚和茶香为伴;尾联则在美好的春景中融入了对贤人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意境恬淡,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东禅寺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氛围的喜爱和留恋。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