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温情腻质:形容桃花的柔美和娇嫩,腻质指细腻的质地。
- 可怜生:可爱的样子,这里是赞美之词。
- 浥浥:湿润的样子,形容桃花的水分饱满。
- 轻韶:轻盈美好的时光。
- 粉匀:花瓣均匀地分布,像粉色的细粉涂抹。
- 新暖透肌:初春的阳光温暖,渗透到花瓣中,使其颜色更加鲜艳。
- 红沁玉:红色深透如玉,形容桃花的色泽。
- 晚风:傍晚的微风。
- 淡生春:微风吹过,带出淡淡的春意。
- 窥墙有态:比喻桃花半遮半掩,娇羞的姿态。
- 含笑:面带微笑,形容桃花的娇媚。
- 对面无言:即使近在咫尺,却似有千言万语,引人遐想。
- 故恼人:故意让人感到烦恼,实则是吸引人的美丽。
- 寻常轻薄:普通常见的轻浮,这里是反语,强调桃花的不凡。
- 杨家姊妹:杨贵妃姐妹,以美貌著称,此处借指极美的女子。
- 前身:前世,寓意桃花前世可能就是杨家姊妹般的美女。
翻译
那粉色桃花温柔娇嫩,仿佛带着怜爱的生息,花瓣上水润光泽,轻盈地铺满了粉色的细粉。初春的阳光穿透花瓣,使它们红得如同美玉般晶莹,傍晚的微风带来淡淡的春意,让人心醉。桃花半遮半掩,就像含羞微笑的少女,虽静默无言,却偏偏惹人烦恼。可别把她当作寻常的轻浮花朵看待,她的美丽或许曾是杨贵妃姐妹那样的绝代佳人转世。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桃花的诗,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将桃花的娇美、生机与神秘感赋予了诗意的形象。诗人不仅赞美了桃花的外在之美,还暗示了其内在的温婉气质,犹如古代美女的化身。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旧之情。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