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南郊光章十三首肃咸乐谢超宗

皇乎敬矣,恭事上灵。 昭教国祀,肃肃明明。 有牲有涤,有洁在俎。 以荐王衷,以答神祜。 陟配在京,降德在民。 奔精望夜,高燎伫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肃咸乐:古代祭祀时所奏的乐曲名。
  • 谢超宗:人名,可能是这首诗的作者。
  • 上灵:指天神。
  • 昭教:明示教化。
  • 国祀:国家的祭祀。
  • 肃肃明明:形容祭祀的庄严和光明。
  • 有涤:指祭祀用的清洁的器具。
  • 在俎:指祭祀用的肉放在俎(古代祭祀用的礼器)上。
  • 王衷:君王的内心。
  • 神祜:神的保佑。
  • 陟配:升天配享。
  • 奔精:指星辰的运行。
  • 高燎:高高的火炬。
  • 伫晨:等待黎明。

翻译

伟大的君王啊,我们恭敬地侍奉着天神。 明示教化,庄严而光明地进行国家的祭祀。 有清洁的牲畜,有洁净的器具,有祭肉放在俎上。 以此来表达君王的内心,以此来回应神的保佑。 升天配享在京城,降下恩德在百姓之中。 星辰运行,我们期待着夜晚,高高的火炬等待着黎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国家祭祀的庄严场景,表达了对天神的敬畏和对君王的忠诚。诗中通过“有牲有涤,有洁在俎”等具体细节,展现了祭祀的严谨和神圣。同时,“陟配在京,降德在民”体现了君王与天神之间的联系,以及君王对百姓的恩泽。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