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参议三首 其三 分韵得驿字

· 薛瑄
岷江泻东溟,岷山倚西极。 江山古名秀,杨君将此适。 秋风送征帆,夜火明水驿。 相忆瑶华音,看取东飞翼。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岷江: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四川西部的岷山。
  • 东溟:东海,古代常用来指代大海。
  • 岷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北部,是长江上游的主要山脉。
  • 西极:古代地理概念,指西方的尽头或者极远的地方。
  • 杨君:指杨参议,具体身份未详,但是一位要去远方的官员。
  • 征帆:出航的船只,这里代指杨参议的旅程。
  • 水驿:古代设在水路交通线上的驿站,供行人歇息或传递信息。
  • 瑶华音:指美好的音讯或者书信,瑶华象征纯洁美好。
  • 东飞翼:东飞的鸟儿,比喻杨参议的行程向东而去。

翻译

长江的岷江从东方的大海奔腾而来,岷山高耸于遥远的西方边际。这壮丽的江山自古就以美景闻名,而此刻,杨参议正准备踏上这片土地。秋风吹拂,推动着他的船帆启程,夜晚的灯火照亮了途中的水路驿站。我期待着能收到你的佳音,就像期待着东飞的鸟儿展翅归来。

赏析

薛瑄这首诗以描绘蜀地山水开篇,通过"岷江泻东溟,岷山倚西极"的壮阔景象,寓言了杨参议此行的深远与重要性。接着,诗人赞美了江山的秀美,暗示杨君此去定会留下美好的足迹。"秋风送征帆,夜火明水驿"两句,通过对秋风、征帆和夜火的细腻描绘,展现出旅途的艰辛与温馨。最后,诗人以"相忆瑶华音,看取东飞翼"收尾,表达了对杨参议的思念与祝福,以及对书信往来和顺利归来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薛瑄

薛瑄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温,号敬轩。少工诗赋,后从高密魏希文、海宁范汝舟治理学,即尽焚所作诗赋。永乐十九年进士。旋居父丧,悉遵古礼。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杨当国,欲见之,谢不往。正统间,初为山东提学佥事,以白鹿洞学规开示诸生,亲为讲授,人呼薛夫子。召为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诬下狱,几被杀。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顺间,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寻致仕。卒谥文清。其学全本程、朱,以为自朱熹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有《读书录》、《薛文清集》。 ► 1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