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咏古

· 薛瑄
古砌长衢满绿苔,疏篱多傍水边栽。 欲知何处怀平仲,老竹荒祠风雨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台阶或墙壁(qì)
  • 长衢:宽阔的道路
  • 绿苔:绿色的青苔
  • 疏篱:稀疏的篱笆
  • :靠近(bàng)
  • 平仲:即张衡,字平子,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
  • 荒祠:废弃的祠堂

翻译

古老的石阶上爬满了绿色的青苔,稀疏的篱笆多数靠近水边生长。想要知道人们怀念的是哪位像张衡那样的贤人,只需看那风雨中的老竹和荒废的祠堂。

赏析

这首诗以古朴的景象开篇,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略带荒凉的画面,石板路旁长满了绿苔,稀疏的篱笆依傍着水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诗人通过“老竹荒祠”这一意象,暗示了人们对张衡这样有学问、有德行的人物的怀念。风雨中的老竹坚韧不屈,祠堂的荒芜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与追思,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薛瑄

薛瑄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温,号敬轩。少工诗赋,后从高密魏希文、海宁范汝舟治理学,即尽焚所作诗赋。永乐十九年进士。旋居父丧,悉遵古礼。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杨当国,欲见之,谢不往。正统间,初为山东提学佥事,以白鹿洞学规开示诸生,亲为讲授,人呼薛夫子。召为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诬下狱,几被杀。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顺间,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寻致仕。卒谥文清。其学全本程、朱,以为自朱熹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有《读书录》、《薛文清集》。 ► 1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