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二夜

凭阑风露浩难收,旋觉清光在上头。 横揽烟峦成小筑,平临云物见高秋。 月穿窈窕山皆漏,湖逗空明野欲流。 尊酒相看多远思,芦花如雪记沧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凭阑(píng lán):靠着栏杆。 浩难收:浩大而难以收束,形容风露的气势磅礴。 (xuán):不久,随即。 清光: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 烟峦:云雾缭绕的山峦。 小筑:指规模小而比较雅致的住宅,这里指从远处看山峦像精致的建筑。 云物:景色,景物。 窈窕(yǎo tiǎo):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这里形容山峦曲折幽深。 :指月光透过山间的缝隙洒下。 :引逗,招惹。 空明:空旷澄澈。 尊酒:杯酒。 沧州:水边的地方,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

翻译

{ 靠着栏杆,风露之气浩渺难以收束,不久便觉得清亮的光辉在上方。 横向看那烟雾缭绕的山峦像是一座精致的建筑,平视那云雾中的景物方见深秋的高远景色。 月光穿过幽深曲折的山峦,山好像都有了缝隙,湖水招惹着空旷澄澈的天空,原野仿佛要流动起来。 对着酒杯相视,心中涌起许多悠远的思绪,芦花像雪一样,让我记起了那水边的隐居之地。 }

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二夜的景色,营造出一种空灵、高远的意境。首联写凭栏感受风露和月光,奠定了全诗清冷的基调。颔联通过描写山峦和景物,展现出秋季的高远和深邃。颈联中“月穿窈窕山皆漏,湖逗空明野欲流”两句,用词精妙,将月光、山峦、湖水、原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富有动态美和画面感。尾联以芦花如雪引发对沧州的回忆,增添了几分悠远的情思。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钱谦益

钱谦益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万历庚戌一甲三名进士,历官礼部侍郎。福王时,为礼部尚书。入国朝,以礼部侍郎署秘书院学士。有《初学集》、《有学集》。 ► 2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