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风台歌

· 薛瑄
素灵夜哭秋郊月,汉祖吴钩三尺血。 芒砀云气从飞龙,咸阳竹帛随烟灭。 独屈群策驱群雄,汉中一旅红旗东。 韩郎对语识成败,董公遮说开天衷。 王者之师仁以武,诸侯效顺力如虎。 关河百战芟群雄,垓下一歌散强楚。 风尘荡涤天下清,万乘不忘布素情。 黄屋归来见乡邑,宴饮父老如平生。 酒酣拔剑高歌起,歌词激烈振天地。 雄志深知大业难,霸心尚思猛士倚。 群儿逐和声悠扬,起舞四顾何慨慷。 乐极哀来泪沾臆,魂魄千秋思故乡。 遂令此邑为汤沐,独承天宠何优沃。 四百休运同始终,三国遗民想兴复。 至今有台泗水滨,雄豪一去馀千春。 坏埒层层积苍藓,平原漠漠生黄尘。 我来正值清秋暮,桑柘萧萧叶飞雨。 泗水南流芒砀高,霸业王风复何许。 徘徊重是古帝郊,摩挲石刻心劳焦。 俯仰秋天莽空阔,杳杳鸿鹄凌风高。
拼音
薛瑄

薛瑄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温,号敬轩。少工诗赋,后从高密魏希文、海宁范汝舟治理学,即尽焚所作诗赋。永乐十九年进士。旋居父丧,悉遵古礼。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杨当国,欲见之,谢不往。正统间,初为山东提学佥事,以白鹿洞学规开示诸生,亲为讲授,人呼薛夫子。召为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诬下狱,几被杀。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顺间,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寻致仕。卒谥文清。其学全本程、朱,以为自朱熹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有《读书录》、《薛文清集》。 ► 1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