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云晚归寄真师

· 杨时
每扣禅关即晚归,尘中回首万缘非。 不愁幻翳迷心地,且听潮音振祖衣。 归路往来无别径,夜光清彻有馀辉。 虎溪旧社知重约,陶令如今已息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禅关:佛教语,比喻领悟教义必须越过的关口。
  • 尘中:尘世之中。
  • 幻翳(yì):虚幻的障蔽。
  • 祖衣:佛教语,指僧人的袈裟。
  • 虎溪:庐山的一条溪流。
  • 陶令:指陶渊明。

翻译

每次敲打禅关就到了晚归之时,在尘世中回头看诸多缘分都已不再。不担心虚幻的障蔽迷惑内心,暂且聆听那潮水的声音振动着袈裟。回来的路上往来没有别的路径,夜晚的光辉清澈还有多余的光芒。在虎溪的过去社团知道有重要的约定,陶渊明如今也已经停止了机巧之心。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和宁静淡泊的心境。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禅关的互动,表达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不愁幻翳迷心地”展现出诗人对心灵不受虚妄影响的自信,“且听潮音振祖衣”增添了一份神圣与静谧之感。诗中还描绘了归路的独特以及夜光的清彻,暗示着一种纯粹与光明。最后提到虎溪旧社和陶令,进一步强调了对超脱境界和自然本真的向往,体现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追求。整体上,诗歌语言婉约,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杨时

宋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