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当响答。
紫微仙人乌角巾,唤我起看清风生。
京尘满袖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
汉鼎难调要公理,策勋茗碗非公事。
不如回施与寒儒,归续茶经传衲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澹庵:胡铨的号。
- 显上人:一位僧人。
- 分茶:一种茶艺表演。
- 煎茶:烹茶方法。
- 隆兴元春:宋孝宗隆兴元年。
- 玉爪:一种茶叶。
- 兔瓯:指兔毫盏,一种茶具。
- 擘(bò):分开。
- 嫖姚(piāo yáo):勇健轻捷。
- 紫微仙人:指显上人。
- 乌角巾:黑色的头巾。
翻译
分茶哪里比得上煎茶好呢,煎茶又比不上分茶巧妙。蒸水的老禅师那摆弄泉水的双手,在隆兴元年新春有了新的玉爪茶。这二者在兔瓯的表面相逢,奇奇怪怪真是善于变幻。纷纷如同分开的柳絮在太空行走,影子落在寒江能有万千变化。银瓶头下而尾部高抬,注入热水写字姿态勇健轻捷。不需要再学习屋漏法,只问这瓶子是否有回应。紫微仙人戴着乌角巾,呼唤我起来看到清风产生。京城的尘土沾满衣袖想要清洗,病眼昏花得以再次明晰。汉鼎难以调节需要公道,因茶而获得功勋不是公事。不如转而施舍给贫寒的儒者,回去继续撰写茶经传给僧人们。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显上人分茶的过程和奇妙场景。开头比较了分茶和煎茶各自的特点。通过对老禅弄泉、分茶时的奇妙变幻以及一系列动作如注汤作字等的描写,展现了分茶这门技艺的高超和神奇魅力。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清净、超脱境界的向往,如“紫微仙人乌角巾,唤我起看清风生”。诗中还流露出对世情的感慨,认为茶事之乐不应与功名之事混淆,最后希望茶经等能在僧人中流传。整体语言诙谐,富有情趣,将分茶这一雅事描绘得别具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