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欹(qī):倾斜。
- 腥血:此处指红色。
- 鸡台:即斗鸡台。
翻译
画有雀鸟的香木几案倾斜着,雀儿飞下帘幕迟迟不收起,腥红色屏风上争斗着一枝花。应该是有很多声音吹落树木枝叶,更何况看到星光闪耀消耗着清池的水。秋原上鹤的气息现在正放纵,明月下兰花的姿态没有错过时节。因为现在正是穿针最接近的好时候,斗鸡台边的人又引发了相思之情。
赏析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清幽而略带惆怅的氛围。诗中通过对香几倾斜、雀儿飞落、腥红屏风等景象的描写,呈现出独特的画面感。“应有声多吹落木”一句富有动态感,加强了氛围的营造。“秋原鹤气今方纵”展现出开阔的意境,而明月下兰姿的描写则增添了典雅之美。结尾的“为是穿针最佳近,鸡台人惹又相思”,将情感与特定的时节和场景相联系,使相思之情更为具体可感。整首诗用词精巧,意境深邃,表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柳如是
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 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