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三首 其四十

万里无云,长天一色。 不落古今,那该彼此。 要津把断,风骨旋生。 设使灵山密付,谩说拈华少室,亲传徒夸得髓。 师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万里无云:形容天气晴朗,没有一丝云彩。 长天一色:天空辽阔,与远处的水或天相接成同一颜色。 要津:重要的渡口,比喻显要的地位。(津:jīn) 把断:把守截断。 风骨:刚正的气概。 旋生:立刻产生。 灵山:印度佛教圣地灵鹫山的简称,在佛经中,佛陀曾在此讲经说法。 密付:秘密地传授。 谩说:别说,休说。 拈华:指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的典故。 少室:少室山,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 得髓:指得到佛法的精髓。 师子窟:狮子居住的洞穴,佛教中常用来比喻佛菩萨的住处或修行之地。 象王:佛教中称佛或菩萨为象王,以其大力,能伏一切,此指修行达到很高境界的人。

翻译

天空万里无云,辽阔的天空呈现出一种浑然一体的颜色。 不局限于古今的分别,也不分彼此。 将重要的渡口把守截断,刚正的气概立刻就产生了。 就算是在灵山上得到了秘密传授,别说在少室山拈花示众那样的事情,即便是亲身传授也只是徒然地吹嘘得到了佛法的精髓。 在狮子居住的洞穴中不会有别的野兽,在修行境界很高的人所经过的地方绝对不会有狐狸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富有禅意,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佛教理念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不分彼此的境界,以及对真正的修行和境界的追求。诗中“万里无云,长天一色”描绘了开阔、纯净的景象,象征着内心的清明和无杂念。“不落古今,那该彼此”表达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超越分别心的思想。“要津把断,风骨旋生”则强调了在修行中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刚正的气概。后面几句通过对佛教典故的引用和对修行境界的描述,表明真正的修行不是表面的形式和吹嘘,而是内心的净化和境界的提升。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释道宁

释道宁,俗姓王,歙溪(今安徽歙县)人。祝发蒋山泉禅师,依雪窦老良禅师。踰二年,遍历丛林,参诸名宿。晚至白莲,参五祖法演禅师,顿彻法源。徽宗大观中,住潭州开福寺。政和三年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一百三十二首。 ► 1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