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郎行题苏汉臣画
注释
{ 货郎(huò láng):在城乡流动贩卖日用杂货的商贩。 待诏(dài zhào):官名,这里指苏汉臣曾为宫廷画家,被授予待诏的官职。 咭(jī):笑的样子。 轩渠(xuān qú):欢笑的样子。 笥(sì):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甊(lǒu):〔甊管〕陶制的长颈瓶。 傀儡(kuǐ lěi):木偶戏中的木头人。 格五:古代棋类游戏。 褦襶儿(nài dài ér):指不晓事的人;笨拙的人。 贳(shì):出租,出借;赊欠,赊买。 嘈聒(cáo guō):吵闹。 }
翻译
{ 货郎挑着货物,人们不要嘲笑他,深深的宅院、曲折的院落他都能去到。 试问这种经营方式是谁创始的,乃是从宣和年间的苏待诏开始的。 苏待诏尤其擅长画婴孩,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像茂盛的玉笋在庭院中嬉戏。 忽然他们欢笑舞蹈又嘻嘻而笑,众人都高兴街头的货郎来了。 货郎担上什么都有,文具、武器装备、箱子、竹器、长颈瓶。 木偶、棋类游戏以及乐器,币帛、杂物、筐箩、扫帚。 这些东西都没有实际用途,只是形状相似而已,由笨拙的人推着车拉着。 货郎转到东边的邻居家又去过西边的房舍,人们或是停滞不前,或是犹豫不决,常常跟随着他。 众人纷纷呼喊,争着购买或用力抢夺,货郎想走却走不了。 本来想用这些货物来迷惑他人,系上标志反而引起了他人的吵闹。 苏待诏的这幅画并非刻意炫耀奇特,在极其喧闹的场景中应合乎静心思考。 金刚经中的六如之说仍然费解,却可以通过这一幅图来领悟。 }
赏析
{ 这首诗以苏汉臣所画的货郎图为主题,描绘了货郎的生活和其货物的丰富多样,以及人们对货郎的欢迎和抢购场景。诗中既表现了画面的热闹与生动,又通过“待诏此画非夸奇,极闹场中合静思”表达了在热闹表象下应有的深思。整首诗语言流畅,形象地再现了画中的情景,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生活表象和深层意义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