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郎行题苏汉臣画

· 弘历
货郎担货人休笑,深宅曲院无不到。 借问此法创由谁,乃自宣和苏待诏。 待诏尤复善婴孩,森森玉笋戏庭阶。 忽然轩渠舞且咭,群喜街头货郎来。 货郎担上无不有,文具武备箱笥甊。 傀儡格五及乐器,币帛杂组筐箩帚。 都无实用象形为,推车拽以褦襶儿。 转东邻更过西舍,佁儗左右常相随。 纷呼争贳或力夺,货郎欲行行不脱。 本以鞭贾眩他人,系徽反致他嘈聒。 待诏此画非夸奇,极闹场中合静思。 金刚六如犹费说,斯以一图而转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货郎(huò láng):在城乡流动贩卖日用杂货的商贩。 待诏(dài zhào):官名,这里指苏汉臣曾为宫廷画家,被授予待诏的官职。 (jī):笑的样子。 轩渠(xuān qú):欢笑的样子。 (sì):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lǒu):〔甊管〕陶制的长颈瓶。 傀儡(kuǐ lěi):木偶戏中的木头人。 格五:古代棋类游戏。 褦襶儿(nài dài ér):指不晓事的人;笨拙的人。 (shì):出租,出借;赊欠,赊买。 嘈聒(cáo guō):吵闹。 }

翻译

{ 货郎挑着货物,人们不要嘲笑他,深深的宅院、曲折的院落他都能去到。 试问这种经营方式是谁创始的,乃是从宣和年间的苏待诏开始的。 苏待诏尤其擅长画婴孩,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像茂盛的玉笋在庭院中嬉戏。 忽然他们欢笑舞蹈又嘻嘻而笑,众人都高兴街头的货郎来了。 货郎担上什么都有,文具、武器装备、箱子、竹器、长颈瓶。 木偶、棋类游戏以及乐器,币帛、杂物、筐箩、扫帚。 这些东西都没有实际用途,只是形状相似而已,由笨拙的人推着车拉着。 货郎转到东边的邻居家又去过西边的房舍,人们或是停滞不前,或是犹豫不决,常常跟随着他。 众人纷纷呼喊,争着购买或用力抢夺,货郎想走却走不了。 本来想用这些货物来迷惑他人,系上标志反而引起了他人的吵闹。 苏待诏的这幅画并非刻意炫耀奇特,在极其喧闹的场景中应合乎静心思考。 金刚经中的六如之说仍然费解,却可以通过这一幅图来领悟。 }

赏析

{ 这首诗以苏汉臣所画的货郎图为主题,描绘了货郎的生活和其货物的丰富多样,以及人们对货郎的欢迎和抢购场景。诗中既表现了画面的热闹与生动,又通过“待诏此画非夸奇,极闹场中合静思”表达了在热闹表象下应有的深思。整首诗语言流畅,形象地再现了画中的情景,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生活表象和深层意义的思考。 }

弘历

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后驱逐在内廷行走之僧道;释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复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将宗室诸王所属旗人,均改为“公中佐领”,即归皇帝掌握。对汉族知识分子,采用笼络与惩罚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开博学鸿词科,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又大兴文字狱,前后大案不下数十起,并借修书之便,销毁或窜改大量书籍。对西北方面,平定准噶尔部,消灭大小和卓木势力,解决康、雍以来遗留问题。在位时六次南巡,多次进行镇压土司叛乱、农民起事战争,耗费大量钱财。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败;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对敢于指斥时弊之官吏,常严加斥责。同时,对各省亏空严重、督抚多不洁身自爱之状,知之甚详。五十八年,接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拒绝英国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六十年,宣布明年禅位皇十五子颙琰。次年正月,举行授受大典,自称太上皇帝,仍掌实权。在位六十年。谥纯皇帝。 ► 16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