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髑髅(dú lóu):指死人的头骨,即骷髅。
- 舜若:佛教语,为“舜若多”之略称,意译为“虚空” 。
- 那吒(né zhā):神话人物,是李靖的第三子,具有神通。
- 长灵:谓永灵。这里理解为始终的灵明感知等。
翻译
有了一些皮肉,大家都会感到快活自在。若是没有了那些皮肉,便是一场冷冷清清的景象。 即便是虚空露出笑颜,那吒发起怒来。 万里闪耀的神异光芒还好些,可执着于一物长存的灵明感知那可就大错特错啦 。 这到底错还是不错呢?一定要记住可别在没有绳索的情况下自己把自己束缚起来呀 。
赏析
这首《髑髅赞 其二》以独特、深邃且富含哲理的视角展开。诗的前两句通过“得些皮肉”与“没些皮肉”的鲜明对比,从一种较为形象的层面揭示了众生往往会被外在表象所影响的现象,有皮肉时众人皆欢,无皮肉时则陷入冷落,这暗示了人们对物质、外在形式的过多关注。
“舜若开颜,那吒发恶”呈现出两种极具反差的状态,神话元素的引入增添了奇幻色彩和神秘感,也许是借这两种极端状态来映射世间万象的无常变化,或者精神层面和世俗层面的态度表现。
“万里神光犹较些,一物长灵浑大错”进一步深化诗意,探讨追求方向,认为万里神光般广大奇异的境界或许还算是不错的方向,而执着于某一种长存不变的灵明感知则是错误的,批判了偏执、僵化的思维与追求。
最后的“错不错,切忌无绳而自缚”则是点题式的总结,以一种极具劝诫意味的话语,提醒众生不要自我束缚,尤其是在无形的思维观念和认知局限上,不要给自己设置无形的枷锁,追求一种自在、不羁绊的境界。整首诗风格简洁又意味深长,以巧妙的意象和语句蕴藏深刻禅理,给人以启迪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