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利监收
开眼合眼,道契寰中。
东行西行,禅非物外。
大仰插锹叉手,靴里动指头。
南泉把镰刈茅,谁人知此意。
今也道不及古,僧僧解数满肚。
但寻雪月风华,失却昔年活路。
不能返照回光,法界毗卢全露。
阿呵阿,笑倒利头陀,风前月下啰哩啰。
深夜处分诸火客,你看甚么火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这首诗较为深奥且富有禅意,以下是尝试的解释:
注释
- 寰中:人世之间。
- 大仰:可能指大仰山,也为佛教禅林用语。
- 插锹:铁锹,一种农具。
- 叉手:一种行礼姿势。
- 南泉:可能指南泉禅师或与南泉有关的事物。
- 镰:镰刀。
- 毗卢:佛名,毗卢遮那的省称。
翻译
睁开眼闭上眼,道就契合在人间。向东走向西走,禅并非在物之外。大仰山锄头插地叉着手,靴子里面动着指头。南泉拿着镰刀割茅草,有谁知晓这其中之意。如今是道比不上古代,僧人个个满腹计数。只是追寻雪月风华,失去了往昔的活路。不能返照回光,法界的毗卢完全显露。哈哈,笑倒了利头陀,在风前月下啰哩啰地。深夜对各位火客进行处置,你看这是什么火色。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禅意和隐晦的表达,看似在描述一些具体的行为和情境,实际上是在探讨道、禅以及佛法相关的深邃理念。通过对各种场景和人物动作的描绘,如大仰的举止、南泉的劳作等,传达出一种对修行、对佛法境界的感悟。诗中强调了古今的差异,暗指如今一些偏离正道的现象。整体语言古朴且深邃,需要深入领会其中的禅学内涵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