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疟

尊生道不足,卫生亦无由。 微痾忽相侵,坐为肢体忧。 凝冰集寒气,挟纩思重裘。 虐?继踵然,絺绤不愿留。 阴阳各用事,对处天一陬。 如何两相值,追逐同仇雠。 弱质受摧沮,有似中暍牛。 有耳不解聪,有目等无眸。 舌不辩辛甘,鼻不别薰莸。 耳目口鼻官,焦然共怀愁。 谓此果谁致,试与天君筹。 吾观今之人,纷纭剧蚍蜉。 日趍红尘市,夜醉笙歌楼。 缘情丧恒性,纵欲戕天猷。 告之养寿命,大怒不颔头。 云胡反无疾,健捷如猱猴。 方子颇好道,少以礼自脩。 观其居家庭,未尝暂嬉游。 旦食不暇饱,夕梦孔与周。 生疾岂有端,天君亦知否。 天君闻之笑,汝言理诚优。 子病殆天意,皆非汝愆尤。 惟天生俊哲,盖为万世谋。 大欲扶三纲,次欲叙九畴。 安能闭关卧,缩首鸣啾啾。 孔孟处衰世,奔走摧轮辀。 宁不怀宴安,此道难中休。 天令所赋授,与古岂不侔。 恐其不自强,降疾警惰媮。 方子暂遘疾,身疲面无膏。 忍见万赤子,病者半九州。 子能忧斯民,厥疾当自瘳。 苟徒念一身,寿考吾所羞。 耳受口以告,目鼻涕泗流。 方子豁尔窹,百体顿和柔。 再拜纪嘉言,可以垂千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痾(ē):病。
  • 挟纩(jiā kuàng):披着丝绵衣服。
  • 虐?(nüè yù):疟疾,一种周期性发冷发热的传染病。
  • 踵(zhǒng):脚后跟。
  • 絺绤(chī xì):葛布的统称,细葛布叫絺,粗葛布叫绤,这里指夏天穿的单薄衣服。
  • 暍(yē):中暑。
  • 薰莸(xūn yóu):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恶、贤愚。
  • 蚍蜉(pí fú):一种大蚂蚁。
  • 趍(qū):同“趋”,快走。
  • 脩(xiū):同“修”,修养。
  • 猷(yóu):计谋,打算。
  • 媮(tōu):同“偷”,懒惰。
  • 辀(zhōu):车辕。
  • 膏(gāo):滋润。

翻译

重视生命的道理做得不够,保护身体的办法也无从谈起。小小的疾病忽然来侵袭,导致身体四肢都担忧。凝结的寒冰聚集着寒气,穿着丝绵衣服就想穿厚毛皮衣。疟疾一个接着一个,夏天的单薄衣服不愿再穿。阴阳各自发挥作用,相对处在天的一角。为何两者相互碰到,互相追逐如同仇敌。虚弱的体质受到摧残打击,就像中暑的牛一样。有耳朵却不能听清,有眼睛却如同没有眼眸。舌头不能辨别辛辣甘甜,鼻子不能区分香草臭草。耳朵、眼睛、嘴巴、鼻子这些器官,都焦虑地共同发愁。说这究竟是谁导致的,试着和心君商量。我看如今的人,纷纷扰扰就像大蚂蚁。白天快步走向繁华的闹市,夜晚沉醉在笙歌的楼阁中。因为情感丧失了恒常的本性,放纵欲望伤害了上天的谋划。告诉他们保养生命,却大怒不肯点头。为何反而没有疾病,敏捷得像猴子一样。我向来喜好道义,年少时就用礼法自我修养。看我在家庭中的表现,不曾有片刻的嬉戏游玩。早上吃饭都来不及吃饱,晚上做梦都梦到孔子和周公。生病哪里有端倪,心君是否知道呢?心君听到后笑着说,你的话道理确实很好。你生病大概是天意,都不是你的过错。只有上天造就的杰出人才,大概是为了万世谋划。首要的是扶持三纲,其次是安排九畴。怎么能关起门来睡觉,缩着头鸣叫呢?孔子和孟子处在衰败的时代,奔波劳累使车辕都损坏了。难道不怀念安逸的生活吗,但这条道路难以中途停止。上天所赋予的使命,和古代难道不一样吗?恐怕是自己不努力自强,降下疾病来警示懒惰的人。我暂时遭遇疾病,身体疲惫面容没有光泽。忍心看到众多的百姓,生病的人占了半个九州。你要是能为这些百姓担忧,你的疾病应当会自己痊愈。如果只是顾念自己一个人,长寿对我来说是羞耻的事。耳朵听到后告诉嘴巴,眼睛流下了鼻涕和眼泪。我一下子醒悟过来,全身顿时变得柔和。再次下拜记录这好的言论,可以流传千秋万代。

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生病为契机,探讨了生命、道德、欲望以及社会责任等诸多问题。诗的开头描述了生病的感受和对健康的思考,接着批评了当时人们沉迷于世俗的享乐,放纵欲望,丧失了本性。作者以自己喜好道义、注重自我修养为例,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同时,作者提到了上天赋予杰出人才的使命,如扶持三纲、安排九畴,暗示了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诗中还以孔子和孟子为例,表明在追求道义的道路上不能半途而废。最后,作者认为自己的疾病或许是天意,用来警示自己要关注百姓的疾苦,不能只考虑自己。如果能为百姓担忧,自己的疾病也会痊愈。整首诗语言古朴,寓意深刻,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有《逊志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