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学诗 其三

儿童聚嬉戏,不离父母傍。 父母顾盻之,百忧为尔忘。 惟此慈爱心,比同春日光。 阳和透地脉,草木俱芬芳。 儿身巳长大,能不念往常。 愉色与婉容,倾心奉高当。 嗟哉力何短,父母恩甚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盻(xì):看,视。
  • 巳(sì):同“已”,停止,完毕,副词,已经。

翻译

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玩耍嬉戏,不会离开父母身旁。 父母看着他们,所有的忧愁都为孩子而忘却。 唯有这份慈爱之心,如同春天的阳光一般。 阳光温暖着大地,草木都散发着芬芳。 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怎能不思念过去的时光。 要用和悦的脸色与柔顺的面容,全心全意地侍奉父母。 唉!自己的能力何其有限,而父母的恩情却是如此绵长。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真挚地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慈爱以及孩子应该对父母感恩尽孝的情感。诗的前四句通过描写儿童在父母身旁嬉戏,父母忘却忧愁的情景,展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深厚爱意。接下来,诗人将父母的慈爱比作春日阳光,阳光透地,草木芬芳,寓意着父母的爱如阳光般温暖,滋养着孩子成长。而后,诗人提醒已经长大的孩子要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应以和悦的态度和柔顺的面容侍奉父母。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力量有限,难以报答父母的深恩。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珍贵。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有《逊志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