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 其十

榻借禅那岂夙缘,坐来浑似旧家毡。 只应心事惭苏晋,不解长斋绣佛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禅那(chán nuó):佛教用语,简称为“禅”,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
  • 夙缘:前世的因缘。
  • 苏晋:唐朝人,曾为户部侍郎,好佛,但又嗜酒,常醉酒后拜佛。

翻译

在这借宿的榻上难道是前世的因缘,坐在这里感觉就像坐在自家熟悉的毡毯上一样。只是我的心事应是惭愧如苏晋,不理解他为什么长期斋戒并在佛像前刺绣(这里指拜佛)。

赏析

这首诗是方孝孺入山后的感悟之作。诗的首句表达了对借宿之地的一种特殊感受,似乎在这里有一种奇妙的缘分。第二句通过“浑似旧家毡”的描述,强调了在这个地方所感受到的熟悉和舒适。然而,诗的后两句则透露出一种自我反思和困惑。作者以苏晋为喻,表达了自己对宗教信仰和个人心事的思考,认为自己在理解和践行宗教信仰方面可能存在不足,表现出一种内心的迷茫和不安。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情感。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有《逊志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