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蚀诗(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

天鸡唱晓声琅琅,六螭驾日升榑桑。 朱麟忽斗阻日驭,赤乌饥啄金轮旁。 佛方灭度魔未伏,天龙八部何披猖? 罗㬋左手出障日,中天竺国全无光。 须弥山影陡闇黑,当昼星见垂妖芒。 南赡部州古圣国,羲鞭猛著当空忙。 魔云走逐复不舍,虽欲远避难为藏。 尚留半镜不全缺,奋目赖有开天皇。 羿弓昔射九乌死,一乌留使终朝翔。 岂容魔力夺所舍,坐令万古无阴阳。 岁星过处玉犬吠,魁杓方指苍龙苍。 于时下方正岁旦,太史占日书灾祥。 中朝天子用中法,乃罢酒醴停笙簧。 陈兵典已命司马,萦社术复稽公羊。 龙舆不御避正殿,麟鼓载击通天阊。 有经救护出佛口,亦遣梵诵僧衣黄。 黄冠复令道所道,步虚声里飞金章。 预传丹诏戒群吏,郡朝县舍同遑遑。 百神闻之奏天帝,迩来叠肆群魔狂。 丰隆只今赐休假,太皞莅职方治装。 时惟三方庆高会,列仙竞进朱霞觞。 径欺天醉巧抵隙,举手更肆魔氛强。 前犹障月此障日,未可天度仍包荒。 祛罗行且涌海天,药叉罗刹争跳梁。 迦楼罗动鹏翮猛,乾闼婆耸龙头昂。 帝车窃据弄斗柄,妖党朋煽联天狼。 神州况复有伏莽,徵妖召怪难为防。 共工头坚柱且折,蚩尤气横旂频扬。 治之不早使潜结,将易天姓纷刘张。 以魔应魔竞强倔,戎首实自罗㬋倡。 下方日月号天眼,任蚀不治讹天盲。 赤云飞夹白虹贯,效尤而起安可常? 甚将裂日作三两,蚀而不已日且亡。 收之桑榆未为晚,百神伫待张天纲。 维帝曰嗟予其治,维尔神并扶阳刚。 乃诏郁仪饬内政,结璘阴教为匡襄。 赐之天弧威不服,参旂井钺光煌煌。 魔将束手伏鬼国,寰宇无复妖氛飏。 彼虽障日日固在,但用魔法胡能长? 天工自古贵人亮,此理维圣为能详。 昔垂佛日使西照,天龙八部走且僵。 况今苍精且御宇,将游化日如陶唐。 要须中国圣人出,前驱麒麟后凤凰。 大九州成大一统,万法并灭宗素王。 四天下皆共一日,永无薄蚀无灾伤。 不然测日有辩口,魔法复幻来西方。 直教天变不足畏,流祸且恐过焚坑。 不惟两儿困尼父,顽辩如盂如探汤。 彼乃有帝解造日,将惑黄种归亚当。 谁欤觉者解厥惑,力拒魔说毋遗殃! 下方有臣心向日,捧日愿大无能偿。 梦排阊阖闻帝语,天空海阔歌慨慷。 海风浩浩夜未央,天鸡再唱云入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戌:指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
  • 丘逢甲:(1864 年~1912 年),汉族,祖籍广东蕉岭,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
  • 榑桑:fú sāng ,亦作“扶桑”,神话中的树名。
  • 罗㬋:luó hóu,佛教中的恶魔。
  • 羲鞭:象征太阳运行的鞭子。
  • 岁旦:新年第一天。
  • 魁杓:kuí biāo,指北斗七星的第一至第四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
  • 丰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雷神。
  • 太皞:tài hào,亦作“太皓”,传说中的古帝名。
  • 迦楼罗:佛教中的一种大鸟。
  • 乾闼婆:gān tà pó,佛教中乐神的名字。
  • 帝车:星名。即北斗七星。
  • 蚩尤: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
  • 共工:gōng gōng,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 刘张:指刘邦、张良。
  • 桑榆:日落处,喻指事情的最后阶段。
  • 郁仪:道教中的女神。
  • 结璘:jié lín,也是道教术语。
  • 苍精:指青帝。

翻译

天鸡高声唱晓,声音琅琅,六条龙拉着太阳升上扶桑。朱红色的麒麟忽然争斗阻挡太阳的运行,赤色乌鸦饥饿地在金轮旁啄食。佛刚刚涅槃魔还未降服,天龙八部为何如此猖狂?罗㬋从左边伸出手去遮蔽太阳,中天竺国全部没了光亮。须弥山的影子突然变得黑暗,白天竟出现星星闪烁着妖异光芒。南方的赡部洲是古老的圣国,羲鞭狠狠地抽打着,太阳匆忙运行。魔云追逐不舍,虽想远远躲避却难以隐藏。还留下半面镜子未完全残缺,睁大眼睛全靠开天皇。后羿的弓箭昔日射死九只乌鸦,留下一只让它在天空终朝飞翔。怎能容忍魔力夺去太阳所在,致使万古没有阴阳之分。木星经过时玉犬会吠叫,北斗七星正指向苍龙。这时是下方的正月初一,太史官根据太阳观测记录灾难吉祥。朝廷天子依据中法行事,于是停止酒宴和音乐。陈列兵器典籍已命令司马,围绕社祭的方法又参照《公羊传》。皇帝的车驾不使用避开正殿,擂响麟鼓直通天庭。有佛经救护从佛口中说出,也派遣僧人诵读让僧衣变黄。道士又让做道事,步虚词中飞腾出金色篇章。预先传达诏书告诫群臣,郡邑朝堂县舍一起繁忙。百神听说后上奏天帝,近来接连放肆群魔猖狂。丰隆现今赐予休假,太皞上任正在整理行装。这时只有三方欢庆盛会,众仙人竞相进献朱霞酒杯。径直欺骗上天喝醉巧妙地找到间隙,举手更加放肆地增强魔氛。以前遮蔽月亮现在遮蔽太阳,不可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意象,描绘了一场太阳被魔障所蔽的景象。诗中借用许多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和元素,如天鸡、六螭、朱麟、赤乌、罗㬋、天龙八部、羲鞭等,营造出一种神秘奇幻的氛围。通过描述太阳被遮蔽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天地间的变化和各方的反应,表达了对当时局势的忧虑以及对正义力量能够战胜邪恶、恢复光明的期望。全诗气魄宏大,寓意深刻,反映了诗人面对社会动荡不安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谱名秉渊,字仙根,号蛰仙,又号蛰庵、仲阏;乙未内渡后自署仓海君、南武山人、海东遗民、痛哭生。清淡水厅铜罗湾(今苗栗铜锣)人。十四岁取中秀才,丁日昌赠以「东宁才子」之印;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次年(1889)取中三甲第九十六名进士,钦点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以亲老告归,先后担任宏文、罗山、崇文书院主讲,兼任《台湾通志》总局采访工作。甲午战败,割台议起,丘氏上书请愿,反对割让,与台湾官绅共组台湾民主国,并担任义军统领,督办团练,以「抗倭守土」号召抗日。日军抵台不久,继民主国总统唐景崧之后,避难广东镇平祖籍。西渡后致力于兴学教育,曾担任韩山、东山、景韩书院主讲,创潮汕第一所新式教育机构:岭东同文学堂,开新学风气之先。又曾担任广东咨议局副议长,军政府教育部长等。1912年病逝于镇平,临终遗言须向南葬,以示不忘台湾。丘逢甲乙未(1895)之前诗作,多见于《柏庄诗草》,计古近体诗约二百五十首。内渡后诗作以《岭云海日楼诗钞》为主,乃丘逢甲病逝后,由其四弟瑞甲、五弟兆甲按年编次,得十三卷,凡千馀首。兹以陈炎正编《柏庄诗草》〖此诗稿由陈炎正于1978年购得,又抄录丘逢甲少作后,集为《丘仓海先生诗文录》,与《柏庄诗草》原稿影本合并出版。〗、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出版《岭云海日楼诗钞》〖台湾省文献会本依据丘瑞甲、丘兆甲编辑,邹鲁校订的《岭云海日楼诗钞》(含《选外集》)加标点编印,于1994年出版,内容较为完整,故据以为底本。〗为底本,并参照王国璠编《柏庄诗草》〖王国璠据《柏庄诗草》原稿影本整理作注,另将《丘仓海先生诗文录》中的诗歌分出,题为「仓海先生集外集」,并入该书。1980年由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出版。〗(简称王本)、丘瑞甲、丘兆甲编,邹鲁校订《岭云海日楼诗钞》(简称邹本)〖丘瑞甲、丘兆甲编辑,邹鲁校订《岭云海日楼诗钞》,内附丘瑞甲补辑《选外集》,1937年由广州中山大学出版部出版,台湾大学图书馆、台湾文献馆典藏。〗、黄志平、丘应枢、丘晨波编《岭云海日楼诗钞》(简称徽本)〖黄志平、丘应枢、丘晨波编校,《岭云海日楼诗钞》,1984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诗作十三卷、《选外集》、《选外集补遗》、《柏庄诗草》、《罗浮游草附录》等。〗、黄志平、丘晨波编《丘逢甲集》〖黄志平、丘晨波主编的《丘逢甲集》,2001年由长沙岳麓书社出版。为目前最新的丘逢甲全集,按时间排序,但未区分选外集、补遗等。〗,并增补光绪己亥(1899)岭南宝经阁刊刻的《金城唱和集》,以及《诗畸》、《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师友风义录》、《台湾诗乘》、《三六九小报》、《诗报》、《台湾诗醇》、《东宁击钵吟后集》、《台湾诗海》等辑录编校。 ► 18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