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石经残石歌为文舟虚作

· 王易
臣斯轘裂祖龙死,六艺不废江与河。 茂陵刘郎右儒术,百家爝火徒殊科。 东周逢掖三万士,治隆俗美菁者莪。 石渠天禄庋藏密,勒石虎观瞻嵯峨。 古今元恶在兵革,大宝历世寻镌磨。 义疏章句递充栋,帝虎千载谁正口。 文侯嗜古今六一,物聚所好归网罗。 得其一角自墟莽,剔藓刮垢勤摩挲。 审文大易经及传,计字半千存最多。 熹平铭表累十百,逊此希世同璆珂。 文侯櫜鞬行万里,盾鼻磨墨还口歌。 汲古抱残思述作,文敝道丧君则那。 烽烟薄海鸣金戈,抚此一喟双滂沱。
拼音
王易

王易

王易(1889---1956),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其父王益霖乃晚清进士,曾任两江师范学堂教习。1912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中正大学等校教授。抗战期间,曾在赣南为蒋经国讲授《孟子》。其论国学尚质,以经学、小学、哲学与史学为国学之“四区”,以为“至若文艺词翰,作者过众,灏瀚曼衍,叙次为烦。况内实外华,非得苟举;由学窥文,无待毛举。果其读书得有门径,则用治文学,游刃有馀。”(《国学概论》)故其诗风质朴高古,劲折孤峭。与彭泽汪辟疆、南昌余謇、奉新熊公哲并称“江西四才子”,又与黄侃、汪东、汪辟疆、柳诒徵、王伯沆、胡翔冬合称“江南七彦”。建国后供职湖南文史馆,著有《国学概论》、《修辞学通诠》、《词曲史》、《乐府通论》等。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