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灾诗三十二韵

· 王易
共和十二秋,国事无一好。 迟迟甲子年,望治首同矫。 无何春气苏,入夏转淫潦。 狂雨竟浃旬,堤溃墉亦倒。 蠢矣无支祁,鼓氛弥八表。 百里绝炊烟,千村汇鱼沼。 流尸妇襁儿,幸活幼随老。 琐尾知何穷,哀鸣动苍昊。 侧闻故老言,天意不可道。 道光甲午间,后此见则少。 其时尚承平,逸乐久温饱。 更阅十数年,半壁忽云扰。 天欲降大殃,或先示其兆。 我闻色然疑,兹事竟幽眇。 国步颠已深,民劳休可小。 河津入白鱼,道路逐陈宝。 炊淅矛剑头,亿兆委肝脑。 辜眚纵难宽,行罚已非藐。 胡为命洚流,杀民如刈草。 万国生鱼头,天醉若未晓。 抑如创世谭,民罪无所祷。 故令无愚贤,一洗服天讨。 讵知彼天行,有若奖顽狡。 恶者趋避工,弱善坐枯槁。 官家令煌煌,急振毋任殍。 所全能几何,一一覆巢鸟。 治民无大术,平政计应早。 浚洫固圩坊,民命未难保。 率兽食人肉,喣喣又何造。 柯柄吝儒生,一室自除扫。 悲哉天下溺,援手岂徒嫂。 苟免吾滋惭,闭门梦羲皞。
拼音
王易

王易

王易(1889---1956),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其父王益霖乃晚清进士,曾任两江师范学堂教习。1912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中正大学等校教授。抗战期间,曾在赣南为蒋经国讲授《孟子》。其论国学尚质,以经学、小学、哲学与史学为国学之“四区”,以为“至若文艺词翰,作者过众,灏瀚曼衍,叙次为烦。况内实外华,非得苟举;由学窥文,无待毛举。果其读书得有门径,则用治文学,游刃有馀。”(《国学概论》)故其诗风质朴高古,劲折孤峭。与彭泽汪辟疆、南昌余謇、奉新熊公哲并称“江西四才子”,又与黄侃、汪东、汪辟疆、柳诒徵、王伯沆、胡翔冬合称“江南七彦”。建国后供职湖南文史馆,著有《国学概论》、《修辞学通诠》、《词曲史》、《乐府通论》等。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