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

· 王松
生逢割地亦徒忧,烽火连天尚不休。 家有两姑难作妇,国无一士觅封侯! 安危于我何轻重,得失劳人问去留。 大局不禁长太息,华夷从此是春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割地:指丧失国土,被他国侵占土地。
  • 徒忧:白白地忧虑。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战火。
  • 两姑:这里用“两姑之间难为妇”的典故,比喻处于两难的境地。
  • 华夷:指中国和外族。(夷:yí)

翻译

生在这国土被割让的时代也只是白白地忧愁,战火连天还没有停止。 家里有两难的处境让人难以应对,国家竟没有一个志士能获得封侯之赏! 国家的安危对我来说有什么重要或不重要呢,个人的得失让人思考去留。 这大局让人禁不住长久地叹息,从此中国和外族便进入了纷扰的时代。

赏析

这首诗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国家面临的困境和诗人内心的忧虑。首联写国家处于割地、战火连天的危急状况,诗人的忧愁却无能为力。颔联运用典故,表现出在困境中人们的艰难处境和国家缺乏有作为的志士。颈联则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思考,充满无奈。尾联诗人面对大局,只能长叹,感慨中国和外族从此进入一个动荡的时期。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现实的不满。

王松

清江苏太仓人,原名杭,字荫三,号子乔。善画兰竹。精音律。有《寿竹居琴谱》、《子乔随笔》等。 ► 2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