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

北风十二月,游子向吴兴。 榜人问何之,不言但沾膺。 三年干戈暗乡国,有兄不得归茔域。 高堂有母儿一人,负米百里伤哉贫。 此来海虞两月日,裁得白金可半镒。 归来入门不暇餐,直走山下求兄棺。 湖中雪满七十峰,江山对君凝愁容。 冬尽月向晦,慈亲倚门待。 果见兄骨归,心悲又以喜。 如君节行真古人,一门内外唯孤身。 出营甘旨入奉母,崎岖州里良苦辛。 君向余太息,此事不足言。 遥望天寿山,犹在浮云间。 长叹未及往,尘沙没中原。 神州已陆沉,菽水难为计。 岂无季孙粟,义不当人惠。 世无汉高帝,饿杀韩王孙。 宁受少年侮,不感漂母恩。 时人未识男儿面,如君安得长贫贱。 读书万卷佐帝王,传檄一纸定四方。 拜扫十八陵,还归奉高堂。 穷冬积阴天地闭,知君唯有袁安雪。
拼音
顾炎武

顾炎武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明诸生。青年时“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所至每垦田度地,结交豪杰之士,为光复计。最后定居华阴。其时西南永历政权已覆灭,仍不忘恢复。曾出雁门,至大同,有所营谋。卒于曲沃。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于经史兵农音韵训诂以及典章制度,无所不通。旅行中载书自随,考察山川险要,土物民风,随时发书查核。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著作繁多,而毕生心力所注,在《日知录》一书,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 4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