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卫处士蒿
拘疾来河东,息此浍水旁。
寒禽绕疏枝,百卉沾微霜。
幸逢同方友,典坟共相将。
逢萌既解冠,范丹亦绝粮。
弦歌足自遣,感慨论百王。
王赧遂顿首,孝献封山阳。
一身殉社稷,自古无先皇。
与君同岁生,中年历兴亡。
衰迟数俦辈,落落晨星行。
旅怀正郁邑,矧乃多病妨。
著书陈治本,庶以回穹苍。
遥遥千载心,眷眷桑榆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拘疾:被疾病拘束。拘,拘束。
- 浍(kuài)水:古水名。
- 同方友:志同道合的朋友。
- 典坟:三坟五典的并称,后泛指古代典籍。
- 逢萌:东汉人,字子康。
- 解冠:辞去官职。
- 范丹:东汉人,又名范冉,字史云。
- 王赧(nǎn):周赧王。
- 顿首:磕头。
- 孝献:汉献帝刘协。
- 山阳:古代地名。
- 郁邑:郁悒,忧愁苦闷。
- 矧(shěn):况且。
- 穹苍:苍天。
翻译
因为疾病来到河东,在这浍水旁休息。寒鸟围绕着稀疏的树枝,众多花卉都沾染了微微寒霜。幸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研讨古代典籍。逢萌已经辞去官职,范丹也曾断粮。以弦歌足以自我排遣,感慨地谈论历代帝王。周赧王就磕头,汉献帝被封为山阳公。一身为社稷而献身,自古以来没有先于他的皇帝。和你同年出生,中年历经国家的兴亡。衰老迟缓的几个同辈人,像稀少的晨星一样。旅途的心怀正忧愁苦闷,况且又被多种疾病妨碍。著书陈述治国的根本,希望以此能回转苍天。遥远的千年之心,眷恋那夕阳的光芒。
赏析
这首诗是顾炎武赠给卫处士蒿之作。诗人因病来到河东,描绘了周围环境的清寒,以景衬情。与友人的相逢,一同研讨典籍,在谈到历史人物和事件时,感慨万千。尤其提到周赧王和汉献帝的命运,突出历史的沧桑变化。诗中还感慨自己与友人中年历经兴亡,同辈人已所剩无几,尽显孤独与哀愁。而自身的多病及心中的忧闷,促使诗人希望通过著书来探寻治国之道,以望改变局面。最后表达了对长久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邃,既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

顾炎武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明诸生。青年时“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所至每垦田度地,结交豪杰之士,为光复计。最后定居华阴。其时西南永历政权已覆灭,仍不忘恢复。曾出雁门,至大同,有所营谋。卒于曲沃。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于经史兵农音韵训诂以及典章制度,无所不通。旅行中载书自随,考察山川险要,土物民风,随时发书查核。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著作繁多,而毕生心力所注,在《日知录》一书,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 4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