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华严寺

· 王鏊
椚萝陟巘路登登,人在山房唤不应。 犬吠林间知有客,鸟啼洞口若无僧。 危阑一览总堪了,绝顶重来殊未曾。 古洞深温谁氏子,俨然趺坐对南能。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椚(mén)萝:攀着藤萝。:同“扪”,此处有攀援之意。
  • 陟(zhì)巘(yǎn):登山。:登;:山峰。
  • 登登:形容脚步声。
  • 危阑:高高的栏杆。
  • 趺(fū)坐: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即双足交叠而坐。

翻译

我攀着藤萝,脚步登登作响地沿着山路攀登高峰,来到山中的房舍前呼喊却无人应答。 犬在林间鸣叫,它似乎知晓有客人到来;洞口鸟儿啼叫,好像这里并没有僧人居住。 靠着高高的栏杆一眼望去,所有景色都能尽收眼底;再次登上绝顶,感觉又有不一样的新奇。 古老幽深的山洞里,不知是谁家的人,庄严地趺坐在那里面对着南方如同能参悟佛法的高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华严寺的所见所感。开篇通过“椚萝陟巘路登登”,生动地表现出登山过程的艰辛与诗人探寻的兴致。“人在山房唤不应”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颔联中“犬吠林间”“鸟啼洞口”视听结合,以动衬静,让山寺愈发显得空灵寂静。颈联写登高所见,展现出大自然的壮阔美景以及重游绝顶带来的新鲜感。尾联描写古洞中的神秘人物趺坐的情景,给整个华严寺增添了一丝幽深、玄妙的宗教氛围,全诗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过渡到对一种空灵神秘的禅意境界的刻画,使诗作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蕴含着深邃的意境 ,尽显诗人对山寺清幽景色和独特氛围的细腻感悟。

王鏊

王鏊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济之。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闭门读书,远避权势。本与外戚寿宁侯张峦有连,亦不相往来。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以忧去。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閤大学士,入阁时大权尽归刘瑾,鏊初开诚与言,偶见听纳,后瑾专横更甚,祸流搢绅,鏊不能救,乃辞官而去。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等。 ► 8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