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武夷止庵

南渡琼诗人,求仙得此道。 我来一访之,止庵空肖貌。 止庵在何许,九曲武夷隩。 上山多灵芽,下涧多瑶草。 景物且夷旷,山水亦绝好。 道人此真修,中有烧丹灶。 闻说烧丹日,精致尤可道。 九转未为至,十转不为到。 温养黄庭珠,乾坤坎离奥。 三光任陆沉,一珠温自保。 功就山灵泣,鼎枯泉脉浩。 身去仍丹丘,神与此山老。 诗赋留山间,手泽犹精造。 永与九曲歌,并作镇山宝。 仙集响琅琅,我心明皓皓。 持集归故乡,为报五原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隩(yù):河岸弯曲的地方。

翻译

南渡而来的如仙人般的诗人,为求仙得到此道。我前来拜访他,止庵只是空有其相貌。止庵在什么地方呢,在九曲的武夷山弯处。上山有很多灵验的茶芽,下涧有很多美玉般的仙草。景物很是平和旷远,山水也是极其美好。道人在这里真正地修行,其中有烧丹的炉灶。听说在烧丹的日子,精心细致尤其值得说道。九转还不算是达到极致,十转也不算到达。温暖养护黄庭珠,掌握乾坤坎离的奥秘。日月星任由其沉沦,一颗丹珠能温暖地自我保存。功成之时山灵哭泣,鼎枯萎而泉脉浩荡。人虽离去但仍在丹丘,精神与这山一起老去。诗赋留在这山间,手迹还是那样精妙。永远与九曲之歌一起,并作为镇山之宝。仙人的事迹响亮回荡,我的心光明洁白。拿着诗集回到故乡,为报答五原的守护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止庵这一带有浓厚仙道气息的地方,以及在此修行的道人。诗中既描写了武夷山美丽的自然景色,如灵芽、瑶草等,又刻画了与仙道相关的烧丹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美好的氛围。诗中还提到了道人的修行过程和成就,以及他们留下的诗赋等。整体意境深远,语言也颇具韵味,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向往和尊崇之情。

王佐(汝学)

明广东临高人,字汝学。少年时受业于丘浚。正统十二年举人,历官高州、邵武同知,任满,改临江府同知致仕。所至清廉爱民,惟为人质直,始终不得擢升。卒年八十五。有《鸡肋集》、《经籍目略》、《原教篇》、《琼台外纪》、《庚申录》、《珠崖录》等。 ► 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