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吴城西诸山四首 其三 一云

· 王鏊
乱石槎枒几折旋,畏途历尽是平川。 高林细点催诗雨,深屋方塘悟道泉。 僧为知名如旧识,地疑曾到岂前缘。 万竿修竹苍烟外,欲借琅玕纪岁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槎枒:chá yā,形容错杂不齐的样子。

翻译

乱石参差不齐几经盘旋,可怕的路途全部经历完后就是平坦的原野。高大的树林中细密的雨滴催促着写诗,深深的房屋旁边方形的池塘像是领悟道理的泉水。僧人因为有名就好像旧相识一样,这地方怀疑曾经来过难道是有前缘。万竿修长的竹子在苍茫烟雾之外,想要借助青竹来记录岁月年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吴城西诸山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乱石、平川、高林、方塘、僧、地、修竹等景色与事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而带有禅意的氛围。“畏途历尽是平川”既写出了路途的艰难又有豁然开朗之感。“高林细点催诗雨,深屋方塘悟道泉”展现出自然景色对诗人创作的启发和蕴含其中的哲理。而“僧为知名如旧识,地疑曾到岂前缘”则表达出诗人与这地方似曾相识的奇妙感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某种联结。最后借助竹子来寄托记录岁月的愿望,使整首诗在优美的意境中又蕴含着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

王鏊

王鏊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济之。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闭门读书,远避权势。本与外戚寿宁侯张峦有连,亦不相往来。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以忧去。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閤大学士,入阁时大权尽归刘瑾,鏊初开诚与言,偶见听纳,后瑾专横更甚,祸流搢绅,鏊不能救,乃辞官而去。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等。 ► 8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