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十三首 其三十二

云腾致雨,世界索然。 日照天临,乾坤廓尔。 文殊台里,万菩萨纵然显现,晴是晴,雨是雨,山是山,水是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偈(jì):佛教中僧人唱的一种韵文形式的话语,通常蕴含深刻的教义与感悟。
  • 云腾致雨:云朵升腾聚集从而导致降雨。 :导致、致使 。
  • 索然:此处形容环境安静、冷清,没有生机活力的样子 。
  • 日照天临:太阳照耀,好像上天亲临世间。 :莅临、降临。
  • 乾坤:代表天地。 **乾(qián )**代表天,**坤(kūn)**代表地 。
  • 廓尔:形容广阔、开阔的样子。
  • 文殊台:传说中是与文殊菩萨有关的地方,常被视为圣地、灵境。文殊菩萨在佛教中象征着智慧。
  • 纵然:这里有即使、即便的意思,表示一种假设情况。

翻译

云朵蒸腾向上,带来降雨,此时整个世界仿佛变得寂静冷清。太阳高高升起,阳光普照,如同上天亲临世间,天地也变得格外开阔广大。在那神圣的文殊台里,即便有成千上万的菩萨显现在面前,但晴就是晴,雨就是雨,山还是那座山,水依旧是那片水。世间事物各有其本来面目,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改变。

赏析

这首偈语充满了对自然与世间万物本真状态的深刻洞察。开篇“云腾致雨,世界索然”描绘出一种动态的自然现象引发的环境变化,云的升腾带来雨水,万物仿佛在此刻归于平静与冷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幻无常和世界的静谧深邃。接着“日照天临,乾坤廓尔”,阳光来临,天地开阔,展现出大自然在不同时刻的蓬勃生机与宏大宽广,给人以豁达明亮之感。

关于文殊台和万菩萨显现的描述,并不是在单纯强调神秘和超自然的景象,而是借此表达一种禅意思想。即使面对超凡神圣的力量,世间的一切依然保持着各自原色原貌,不会被干扰。强调了万事万物都有其固有本质,告诫人们要以平常心去看待世界,不被表面的纷繁复杂或超凡景象所迷惑,应认识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对本质的领悟,充满了一种回归本真、不执着于虚幻外物的禅学智慧 。

释克勤

释克勤,字无著,号佛果,彭州崇宁(今四川郫县西北)人。俗姓骆。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历住妙寂、六祖、昭觉等寺。徽宗政和中诏住金陵蒋山,敕补天宁、万寿。高宗建炎初,又迁金山,赐号圆悟禅师。改住云居,复领昭觉。绍兴五年卒,年七十三。赐号灵照,谥真觉禅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作正觉)。事见《鸿庆居士集》卷四二《圆悟禅师传》,《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七十二首。 ► 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