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舣(yǐ):使船靠岸。
- 赪(chēng)桐:一种植物,花红色。
- 欻(xū):忽然。
- 石坐:石头凳子。
- 牙签:这里指书籍。古代卷轴书籍上系有标签,以象牙或犀角为之,因称“牙签”。
- 官资:官职和俸禄。
- 餍(yàn):满足。
翻译
五年没有把船停靠在阳崎,好几棵赪桐树的枝叶忽然伸出了屋檐。 对着门的旧物只有那石凳,当时架子上摆满了书籍。 官职和俸禄到手后又有谁能满足呢?只有诗卷一直带在身边,或许还增多了些。 遗憾离别只能怜惜那花竹的美好色彩,江神恐怕是不会去理会为官之人是贪婪还是廉洁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重访玉屏山庄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开篇以“五年不舣阳崎棹”表明时隔已久再次来到此地,“几树赪桐欻出檐”描绘出故地植物生长的变化,突出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之感。颔联通过旧的石凳和曾经满满书架的对比,勾起对往昔的回忆。颈联则由物及人,感慨世人对官职俸禄的无尽追求,而自己却唯有诗卷相伴,体现出诗人淡泊名利的心境。尾联“恨别祇怜花竹色,江神未必管贪廉”情感更为深沉,诗人以惋惜的心情表达对花竹景色的留恋,同时借江神不管人间官场贪廉,含蓄地表达对当时世风的愤懑与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文字平实却韵味悠长,从生活场景中折射出人生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陈宝琛的其他作品
- 《 访旧七首慈仁寺松 》 —— [ 清 ] 陈宝琛
- 《 出郭勘宛在堂旧址因泛舟绕湖归过李忠定祠西湖书院 》 —— [ 清 ] 陈宝琛
- 《 劳韧叟卜居涞水赋诗留别次韵奉和 》 —— [ 清 ] 陈宝琛
- 《 黄忠端画所见古松为长卷作记七章载集中杨抟九孝廉尝携报国寺四松应天郊坛二松来京予题有诗后九年又出天台东西九松属题盖先德所藏已分为二中更豪夺近始索回案诸原记尚缺包山以下三章不知落谁手矣 》 —— [ 清 ] 陈宝琛
- 《 李子申画芍药杜鹃便面 》 —— [ 清 ] 陈宝琛
- 《 病足信宿万隆留谢诸乡人 》 —— [ 清 ] 陈宝琛
- 《 蒉斋自塞上和前诗叠韵寄京师 》 —— [ 清 ] 陈宝琛
- 《 题杨子勤日知荟说讲义印本后 》 —— [ 清 ] 陈宝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