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公度:人名。
- 治乱:安定与动乱。
- 四海:指全国各地。
- 苍茫:辽阔遥远而望不到边的样子。
- 异人:这里指有非凡才能的人。
- 挈(qiè):提,举。
- 颓流:衰败的潮流。
- 孔墨:指孔子和墨子。
- 劳劳:忧愁伤感的样子。
- 历历:清晰的样子。
翻译
千年的安定与动乱到了今日,辽阔的天下到了有非凡才能之人的手中。想要挽回衰败的潮流回归到孔子墨子的时代,可惜这样的心意却在尘世之中。忧愁伤感地歌哭从黄昏到破晓,清晰的肝肠却长久地更新。一同靠着斜阳看着大雁飞去,天旋地转间不禁流下泪水而沾湿手巾。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局势复杂变迁的感慨和无奈。首联描述历史进程至今的状况,天下局势苍茫。颔联体现作者期望能回到儒家墨家那样理想的状态,但这种念想却难以实现。颈联的“劳劳歌哭”体现出深深的忧愁,而“肝肠久更新”又表现出内心的坚韧和思考的持续。尾联借景抒情,望着斜阳大雁,更增添了一种物是人非、时光流转的沧桑感,通过“天回地动一沾巾”生动地展现出内心的激荡和悲哀。全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而复杂。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
陈三立的其他作品
- 《 江上雨望 其三 》 —— [ 清 ] 陈三立
- 《 雨中于北高峰下谒瞿文慎公墓 》 —— [ 清 ] 陈三立
- 《 谢复园翁客湖上过示唁苍虬新句因赠 》 —— [ 清 ] 陈三立
- 《 九日谢客独与小鲁割烹会食伯韬枉诗见嘲次韵戏答二首 其二 》 —— [ 清 ] 陈三立
- 《 为德益三题美人对镜图 》 —— [ 清 ] 陈三立
- 《 栖贤寺舍利 其二 》 —— [ 清 ] 陈三立
- 《 腊日过瞿止庵相国出示哭先公一律系昔年邮寄失误未达者今始获庄诵感赋报谢 》 —— [ 清 ] 陈三立
- 《 宾南伯韬皆有见和遣兴之作掇此酬之 》 —— [ 清 ] 陈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