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园古柏行
注释
- 摛(chī)藻堂:宫殿名,位于北京故宫御花园内。“摛”有舒展、铺陈之意,“摛藻堂”意谓在此可以挥笔铺陈辞藻进行文学创作。
- 根盘厚地:指树根深深扎入大地,形容根基稳固。
- 枝挐(rú)天:“挐”通“拿”,树枝高耸入天,形容树枝伸展很高。
- 厥(jué)寿:“厥”,其。“厥寿”指它(古柏)的寿命。
- 巨擘(bò) :大拇指,比喻杰出的人物或在某方面居于首位的事物,这里指这株古柏在御园松柏中十分突出。
- 硉(lù)兀:形容物体粗劣而凸起不平。
- 洪崖: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参(cān)四禅:“参”有领悟、探究之意,“四禅”是佛教用语,指四种色界定,古柏以春草秋花感悟禅意。
- 公旦:周公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
- 六爻(yáo):《易经》中组成卦的符号,即“--” 和“—”,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 卦;两卦(六爻)相重则得六十四卦,称为别卦。爻含有交错和变化之意。
- 九二见在田:出自《易经·乾卦》,意思是九二阳爻处于有利于出人头地的位置。
- 赤松子: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
- 韦偃:唐代著名画家,善画松。
- 桑海 :“桑田沧海”的简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 讵(jù)止:岂止。
翻译
在摛藻堂边有一株古柏,它的树根盘绕在深厚的土地之上,树枝努力地伸展仿佛要抓住天空。传说中的八千岁月毕竟只是传说,它实际的年纪少说也应该有四百年。御花园中的松柏成排,一棵挨着一棵,而这株古柏却如同佼佼者,以它苍老的容颜显得格外突出。它那粗糙的树皮凹凸不平,然而内在的生命力却依然顽强,靠着墙壁好像能和仙人洪崖比肩。左边的太阳和右边的月亮仿佛成为了它的两只眼睛,它与春天的绿草、秋天的花朵一同体验着禅意的境界。仙人注重修炼气而并非养护肉体,这古柏就如同修炼有成的仙人,身形看似如枯木,可内在的神韵却是完整圆满的。昔日周公旦用六爻卦象来阐释事理,就如同乾卦中的九二爻象征着崭露头角、有所成就。这株古柏又像在瑶池与王母娘娘聚会的情形,赤松子率领众仙,它就是那引领群芳的存在。像唐代韦偃所画的挺拔树干如今已难以见到,而如今又有谁能够像这古柏一样将精气神传递而声名远扬呢?这株古柏历经了明朝洪熙、宣德年间的太平盛世,见证了甲申之变这样天翻地覆的巨大变迁,可惜没有像能让人返老还童的仙丹一样能定格历史。古木就如同世间的老臣一般,我写下这首诗不只是为了做一篇华丽的文章。
赏析
这首诗是乾隆皇帝弘历为御花园中的一株古柏所题写。诗开篇直接点出古柏的位置并描绘其姿态,展现出古柏扎根深厚大地、树枝擎天的雄伟壮观形象。通过“八千春秋仅传说,厥寿少当四百年”,以传说与实际寿命对比,突显古柏历史之悠久。 将古柏比喻为仙,如“仙人炼气不炼肉,形若槁木神乃全”,生动表现了古柏虽外形枯槁但神韵饱满、生命力顽强的特质。诗中还运用丰富典故,如周公旦象六爻、瑶池会王母、赤松子领群仙等,赋予古柏深厚的文化内涵,暗示其如同杰出人物般出众。提及韦偃画松,以古画衬托古柏之珍贵独特。对古柏经历洪宣承平与甲申桑海的描述,使之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反映出世事变迁。最后作者表明作诗不只为留文墨,更包含对古柏如世臣般品质的歌颂与感慨,抒发对历史、自然的沉思。整首诗意境开阔,将自然景物与历史人文巧妙融合,体现皇家御制诗雄浑大气又富有内涵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