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兴安大岭歌
注释
- 蔽亏:遮掩。 “亏”(kuī)
- 昊乾:指天。“昊”(hào)
- 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
- 列缺:古代神话中的闪电之神。
- 屏翳:古代神话中的风师。
- 飞廉: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 元黄:天地的代称。
- 享帚:即“享帚自珍”,比喻物虽微劣,而自视为宝。
- 谷蠡(lù lí):匈奴藩王的封号,这里代指匈奴。
- 奥宇:深奥的区域。
- 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
- 沮洳(jù rù):低湿的地方。
- 浏莅卉歙:形容风吹动树木花草的声音。“莅”(lì)“歙”(xī)
- 茈虒閜砢:形容树木枝叶盘曲的样子。“茈”(zǐ)“虒”(sī)“閜”(xiǎ)“砢”(kē)
- 筹㫋:筹划边防之事。“㫋”(zhān)
翻译
兴安岭高大雄伟,高耸直入天际。 它高大到能遮掩阴阳,日月的光芒都不能完全照耀,寒暑的变化、自然的造化都不能完全掌控它。 人们有时会溺爱年轻的男子而导致他们骄纵,人情如此,上天为何不也是这样呢? 雷神、电神供其使令,风师、风神在其前后。 天地好像要分开却又尚未分开,神丘高高耸立,成为万物的先导。 近三万六千年以来,不允许尘世之人知道这里的源流。 迂腐的儒生们各自守着自己的小见识,错误地传言只有泰山灵验,峨眉山著名。 蓬莱三山只是小土丘,只适合地仙居住,怎么能比得上这里适合天仙居住呢。 匈奴对这里的记载简略且缺乏文献,只是惊诧于这里的游牧民族,他们谨慎地避开这里,偶然经过时无不顶礼膜拜,倍加恭敬虔诚。 秦始皇划定边界也不敢靠近这里,却到沧海之滨施展神鞭。 由此可知这深奥的地方与凡世不同,所谓的洞天福地都是虚假的言语。 兴安岭高耸直入天际,西边连接昆仑山,东边连接长白山。 它是这两座山峰的中气,如同宗族中继承祖先的嫡子一样绵延不断。 千支万派分布开来,如同嵩山、华山一样相互牵连。 杭爱山、阿尔泰山像舒展的右臂,索岳尔济山像依靠的左肩。 山势虽然有向背之分,但条理枝干是相同的,就像繁星环绕着北海,容纳着山川。 特别要说的是,这其中小的地方也有几千里,形成了作为帝王园林的木兰围场。 这里有多么奇特,物产多么丰富,怎么能一一用言语来表达呢。 云梦泽、上林苑在华夏境内,司马相如大力宣扬尚且能写出宏大的篇章。 如果让他知道这里,他会退让三舍,所以我也不再做些雕琢文字的小事情了。 我的祖父曾经来过这里一次,如今他的圣迹还留在苍岩之间。 我来这里狩猎,接近此地瞻仰,贤能的王爷们奔走侍奉,相伴左右。 早晨从行营出发,天刚亮就到达了,秋风吹来,感觉到深秋的寒冷。 有时像南岳衡山的云开之时,闪耀着如同朱鸟般的温暖明亮。 有时又像傅说居住的地方下起雨来,绵绵细雨像玉叶般铺满了琼田。 风吹动花草树木发出各种声音,让人觉得山中好像充满了管弦之乐。 树木枝叶盘曲,舞动着,好像在展示森严的仪仗队。 木兰围场的形势一目了然,向南骑行勒缰,可以一览无余。 向北望去,苍茫无际,我心中筹划着长久的边防之计。 兴安岭高耸直入天际,如果我不作歌来传颂,还有谁能来传颂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兴安岭的雄伟高大和神秘莫测,以及其在地理、历史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对比手法,如将兴安岭与其他名山进行对比,突出了兴安岭的独特之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祖父的敬仰和对边防的关注。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瑰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国家的热爱。诗中的写景部分生动形象,如“时为衡岳之开云,晃以朱鸟温暾暄。时为傅岩之作霖,霏以玉叶铺琼田”,通过对云彩和细雨的描绘,展现出了兴安岭的多变之美。此外,诗中还融入了历史和文化的元素,使诗歌具有更深厚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