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兴安大岭歌

· 弘历
隆崇乎,兴安之高高极天。 蔽亏阴阳日月不得擅其照,变幻寒暑造化不能操其权。 溺爱少男或骄纵,人情有之昊乾胡独不然。 丰隆列缺供使令,屏翳飞廉相后前。 元黄欲判犹未判,神丘卓立郁为万物先。 迩来三万六千岁,未许尘世知津源。 腐儒耳食各享帚,浪传宗惟泰岱灵著峨嵋巅。 蓬莱三山只培塿,宜居地仙,岂可方此居天仙。 谷蠡荒略阙文献,但诧游牧谨避偶过无不膜拜加敬虔。 祖龙立界不敢近,却临沧海施神鞭。 乃知奥宇异凡世,洞天福地皆虚言。 兴安之高高极天,西来昆都崙,东接长白山。 是为二峰之中气,如宗承祖嫡胄绵。 千支万派分案衍,为嵩为华相牵连。 杭爱阿尔台舒右臂,索岳尔济凭左肩。 向背虽殊条干同,繁星拱北海纳川。 特言其小数千里,结为灵囿之木兰。 何奇不储物不畜,那能一一徵言诠。 云梦上林赤县内,相如扬厉尚尔摛鸿篇。 使其知此退三舍,故予不复雕虫焉。 皇祖昔年曾一至,即今圣迹苍岩间。 我来狝狩近瞻仰,贤王奔走相周旋。 朝发行营质明到,金风谡谡高秋寒。 时为衡岳之开云,晃以朱鸟温暾暄。 时为傅岩之作霖,霏以玉叶铺琼田。 浏莅卉歙奏万籁,意谓山中饶管弦。 茈虒閜砢舞众木,若示羽卫森缤翻。 木兰形势指诸掌,南临按辔一览全。 北顾苍茫乃无际,边防久计心筹㫋。 兴安之高高极天,非我作歌其谁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蔽亏:遮掩。 “亏”(kuī)
  • 昊乾:指天。“昊”(hào)
  • 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
  • 列缺:古代神话中的闪电之神。
  • 屏翳:古代神话中的风师。
  • 飞廉: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 元黄:天地的代称。
  • 享帚:即“享帚自珍”,比喻物虽微劣,而自视为宝。
  • 谷蠡(lù lí):匈奴藩王的封号,这里代指匈奴。
  • 奥宇:深奥的区域。
  • 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
  • 沮洳(jù rù):低湿的地方。
  • 浏莅卉歙:形容风吹动树木花草的声音。“莅”(lì)“歙”(xī)
  • 茈虒閜砢:形容树木枝叶盘曲的样子。“茈”(zǐ)“虒”(sī)“閜”(xiǎ)“砢”(kē)
  • 筹㫋:筹划边防之事。“㫋”(zhān)

翻译

兴安岭高大雄伟,高耸直入天际。 它高大到能遮掩阴阳,日月的光芒都不能完全照耀,寒暑的变化、自然的造化都不能完全掌控它。 人们有时会溺爱年轻的男子而导致他们骄纵,人情如此,上天为何不也是这样呢? 雷神、电神供其使令,风师、风神在其前后。 天地好像要分开却又尚未分开,神丘高高耸立,成为万物的先导。 近三万六千年以来,不允许尘世之人知道这里的源流。 迂腐的儒生们各自守着自己的小见识,错误地传言只有泰山灵验,峨眉山著名。 蓬莱三山只是小土丘,只适合地仙居住,怎么能比得上这里适合天仙居住呢。 匈奴对这里的记载简略且缺乏文献,只是惊诧于这里的游牧民族,他们谨慎地避开这里,偶然经过时无不顶礼膜拜,倍加恭敬虔诚。 秦始皇划定边界也不敢靠近这里,却到沧海之滨施展神鞭。 由此可知这深奥的地方与凡世不同,所谓的洞天福地都是虚假的言语。 兴安岭高耸直入天际,西边连接昆仑山,东边连接长白山。 它是这两座山峰的中气,如同宗族中继承祖先的嫡子一样绵延不断。 千支万派分布开来,如同嵩山、华山一样相互牵连。 杭爱山、阿尔泰山像舒展的右臂,索岳尔济山像依靠的左肩。 山势虽然有向背之分,但条理枝干是相同的,就像繁星环绕着北海,容纳着山川。 特别要说的是,这其中小的地方也有几千里,形成了作为帝王园林的木兰围场。 这里有多么奇特,物产多么丰富,怎么能一一用言语来表达呢。 云梦泽、上林苑在华夏境内,司马相如大力宣扬尚且能写出宏大的篇章。 如果让他知道这里,他会退让三舍,所以我也不再做些雕琢文字的小事情了。 我的祖父曾经来过这里一次,如今他的圣迹还留在苍岩之间。 我来这里狩猎,接近此地瞻仰,贤能的王爷们奔走侍奉,相伴左右。 早晨从行营出发,天刚亮就到达了,秋风吹来,感觉到深秋的寒冷。 有时像南岳衡山的云开之时,闪耀着如同朱鸟般的温暖明亮。 有时又像傅说居住的地方下起雨来,绵绵细雨像玉叶般铺满了琼田。 风吹动花草树木发出各种声音,让人觉得山中好像充满了管弦之乐。 树木枝叶盘曲,舞动着,好像在展示森严的仪仗队。 木兰围场的形势一目了然,向南骑行勒缰,可以一览无余。 向北望去,苍茫无际,我心中筹划着长久的边防之计。 兴安岭高耸直入天际,如果我不作歌来传颂,还有谁能来传颂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兴安岭的雄伟高大和神秘莫测,以及其在地理、历史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对比手法,如将兴安岭与其他名山进行对比,突出了兴安岭的独特之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祖父的敬仰和对边防的关注。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瑰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国家的热爱。诗中的写景部分生动形象,如“时为衡岳之开云,晃以朱鸟温暾暄。时为傅岩之作霖,霏以玉叶铺琼田”,通过对云彩和细雨的描绘,展现出了兴安岭的多变之美。此外,诗中还融入了历史和文化的元素,使诗歌具有更深厚的内涵。

弘历

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后驱逐在内廷行走之僧道;释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复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将宗室诸王所属旗人,均改为“公中佐领”,即归皇帝掌握。对汉族知识分子,采用笼络与惩罚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开博学鸿词科,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又大兴文字狱,前后大案不下数十起,并借修书之便,销毁或窜改大量书籍。对西北方面,平定准噶尔部,消灭大小和卓木势力,解决康、雍以来遗留问题。在位时六次南巡,多次进行镇压土司叛乱、农民起事战争,耗费大量钱财。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败;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对敢于指斥时弊之官吏,常严加斥责。同时,对各省亏空严重、督抚多不洁身自爱之状,知之甚详。五十八年,接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拒绝英国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六十年,宣布明年禅位皇十五子颙琰。次年正月,举行授受大典,自称太上皇帝,仍掌实权。在位六十年。谥纯皇帝。 ► 16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