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亭:地名。
- 一双:这里指两个柑橘。
- 洞庭秋:代指洞庭湖秋天产出的柑橘,洞庭柑橘很有名。
- 梨枣傍观:梨和枣在一旁好像在观看 ,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将梨枣当作人看待。
- 不那(nuó)羞:即“无奈羞”,意思是很羞愧。不那,无奈。
- 唤得:引得。
- 回齿颊:在牙齿和脸颊间回荡。
- 五湖舟:在五湖之上泛舟,五湖代指隐居的江湖生活。
翻译
有人给我分了两个洞庭秋时产的柑橘,一旁的梨枣羞愧得无地自容。吃完甘甜的柑橘,那清爽滋味在齿颊间回荡,夜里做梦我仿佛在五湖的舟上逍遥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品尝柑橘的美妙体验及其所引发的联想。开篇“一双分我洞庭秋”,形象地点出柑橘的来源,将柑橘赋予了秋天洞庭的地域特色和季节美好。“梨枣傍观不那羞”一句运用拟人手法,非常俏皮,通过梨枣的“羞愧”从侧面衬托出柑橘的优异。 “唤得风霜回齿颊”则细腻地描绘出柑橘独特的风味,那种清爽之感仿佛有风霜的气息在嘴里回荡,给人以味觉上的深刻印象。最后“夜寻清梦五湖舟”,由品尝柑橘引申出悠然的生活向往,将口腔中的美妙感受延伸到精神层面的追求,营造出一种宁静、自由的诗意氛围,表现出诗人对闲适、洒脱的生活状态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意境清新自然又富有艺术张力。

张孝祥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字安国,别号於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祕阁、淮南转运判官。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张孝祥廷试,高宗(赵构)亲擢为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祕书省正字。历任祕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张孝祥善诗文,尤工词,才思足敏,词风清俊爽朗,佳处直逼东坡。史称其「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念奴娇·过洞庭》见其本领。今存《於湖集》四十卷、《於湖词》一卷。《全宋词》辑录其词二百二十三阕。
► 6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