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江清卿

吾友林少颖,读书不计屋。 抄书手生茧,照书眼如烛。 往时群玉府,上直对床宿。 夜半闻吾伊,我睡已再熟。 此君抱高节,雪柏映霜竹。 造物乃儿戏,卧病在空谷。 尚能作手书,寄我成一束。 我懒更愧渠,终岁不报复。 今来见江子,少颖俨在目。 不必不如师,惟子肖甚速。 持身严法律,自爱比冰玉。 学官冷彻骨,三月食无肉。 危坐谈仁义,口吻若布谷。 时能从我游,骑马踏溪渌。 定自我辈人,胸次不碌碌。 惟皇开洪业,大厦非一木。 岂有梁栋姿,而令久淹辱。 愿子益宠珍,即日马首北。 我怀山林去,扫迹混樵牧。 躬耕得薄少,持用供水菽。 稍远声利场,真胜万钟禄。 但恨与子别,醉语成谆复。 因书寄少颖,以写我心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计屋:形容读书很多,不计其数。:计算 ;:这里不是实指房屋,取数量多之意,可理解为很多书堆积如屋般多 。
  • 群玉府:传说中天帝藏书的地方,这里借指朝廷的藏书馆。
  • 上直:同“直上”,即当值,值班。
  • 吾伊:读书声。
  • 雪柏映霜竹:以雪后的柏树和经霜的竹子相互辉映,形容高洁的品格。:映衬 。
  • 造物:老天爷。
  • :他。
  • :像。这里指江清卿像林少颖。
  • 持身:立身;修身。
  • 危坐:端正地坐着。
  • 渌(lù):清澈的水。
  • 胸次:胸怀;心里。
  • 碌碌:平庸,无作为。
  • 淹辱:埋没屈辱。
  • 宠珍:保重珍惜。
  • 马首北:指向北进发。马首:马头,这里表示方向 。
  • 供水菽:指奉养父母。水菽:豆和水,指生活简朴,这里借指能提供奉养父母的微薄物资 。
  • 谆复:反复恳切地嘱咐。
  • 心曲:内心深处的情感。

翻译

我的好友林少颖啊,读书多得不计其数。 抄书抄得手上都生出了茧子,看书时双眼如蜡烛般明亮专注。 从前在那朝廷藏书馆值班,我俩对床而宿。 半夜我听到他的读书声,那时我早已沉沉睡熟。 这位友人怀有高尚的气节,如雪中柏树与霜中翠竹相互映衬般高洁。 可老天爷就像在儿戏,让他卧病在那幽深的山谷。 即便如此他还能亲手写信,寄给我的信汇集成一束。 我懒散得很,更觉得有愧于他,一整年都没有回信。 如今见到江清卿,林少颖的模样仿佛就在眼前。 不必以比不上老师为遗憾,江清卿你像少颖的速度着实很快。 你修身遵循严格的准则,自爱如同冰清玉洁的品质。 担任学官实在清苦,三个月都吃不上肉。 却能端正地坐着高谈仁义,说话的口吻就像布谷鸟鸣般恳切。 有时能与我一起出游,骑着马踏过那清澈的溪流。 你定是我们这一类人,胸怀绝不平庸无为。 当今皇上开创宏大基业,建成大厦绝非仅靠一根木材。 你拥有栋梁之才,怎么能让你长久地被埋没羞辱。 希望你更加保重珍惜自己,尽早向北方进发有所作为。 而我向往山林生活,打算归隐去和樵夫牧童混在一起。 亲自耕种收获微薄,用以奉养父母。 稍稍远离那名利场,简直胜过万钟俸禄。 只是遗憾要与你分别,醉意中的话语反复叮嘱。 于是写下这封信寄给少颖,以此来倾诉我内心深处的情感 。

赏析

这首诗是张孝祥通过对友人林少颖的回忆、对江清卿的赞许以及自身志向的表达,展现了他复杂的情感。通过描述林少颖勤奋读书、高洁品行,展现出对好友的钦佩与怀念。又借江清卿与林少颖的相像,赞美江清卿的品德和学问。诗中细致刻画了江清卿在困境中坚守仁义的形象,也暗示朝廷应重视人才。同时,诗人将自己向往山林、淡泊名利的追求与之对照,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趣。诗的语言质朴真挚,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及自我情感的书写,展现了友情、对人才命运的思考以及个人的价值取向,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气与文人的精神世界。

张孝祥

张孝祥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字安国,别号於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祕阁、淮南转运判官。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张孝祥廷试,高宗(赵构)亲擢为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祕书省正字。历任祕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张孝祥善诗文,尤工词,才思足敏,词风清俊爽朗,佳处直逼东坡。史称其「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念奴娇·过洞庭》见其本领。今存《於湖集》四十卷、《於湖词》一卷。《全宋词》辑录其词二百二十三阕。 ► 6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