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气山水歌
瘴山苦雾结胚胎,穷阴深墨堆枯煤。
赤日沈为死灰色,劲风万古无由开。
下有长河名淡水,玉碗澄之清且旨。
化为碧血与鸩浆,杀人不见波涛起。
山有飞禽河有鱼,上原下隰黄茆居。
岛民生与瘴相习,诸蕃杂作古丘墟。
墟中婺妇能为鬼,婆娑其舞歌笑娓。
舌语疑咒走疑癫,人瘴由来胜蛇虺。
嗟我禦暴分边城,扫除无力空含情。
樵山饮水滋惭恧,仕宦五瘴良非轻。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瘴气(zhàng qì):指南部、西南部地区山林间湿热蒸发能致病之气。
- 胚胎(pēi tāi):这里指事物的开始、起源。
- 穷阴:指冬尽年终之时,也指极其阴沉的天气。
- 枯煤:颜色暗淡如煤的样子。
- 旨:美味。
- 鸩浆(zhèn jiāng):毒酒。鸩,传说中的一种毒鸟,用它的羽毛泡的酒,喝了能毒死人。“鸩”读音为“zhèn”。
- 上原下隰(xí):高的原野和低湿的地方。隰,低湿的地方。“隰”读音为“xí”。
- 黄茆(máo):茅草。“茆”读音为“máo”。
- 诸蕃:指外族或外国。
- 娓(wěi):形容言辞委婉动听。
- 虺(huǐ):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虺”读音为“huǐ”。
- 惭恧(cán nǜ):羞愧。
翻译
瘴气弥漫的山被苦涩的雾气所笼罩,就像从混沌中孕育出来一样,阴沉的天色如浓墨堆积,像堆着暗淡的煤块。 赤日沉没后变成死灰色,强劲的风从古至今都无法将这阴沉的气氛吹散。 山下有一条长河名叫淡水,用玉碗将水澄清后,水既清澈又美味。 然而这水也能化为毒血与毒酒,杀人于无形,不见波涛涌起。 山上有飞禽,河里有游鱼,高的原野和低湿的地方都有茅草屋居住。 岛上的居民与瘴气相互适应,各种外族杂居之处如今已变成古丘废墟。 废墟中的妇女能装神弄鬼,舞姿婆娑,歌声笑语委婉动听。 她们的话语像是咒语,行为像是癫狂,人染上瘴气所带来的危害胜过毒蛇。 哎,我守卫边疆抵御暴徒,却无力扫除瘴气,心中只有满腔的无奈与感慨。 在山中砍柴饮水,心中滋生出羞愧之情,做官所面临的五种瘴气确实不可轻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瘴气弥漫的山区的景象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作为边疆守卫者的无奈和感慨。诗的前两句通过对瘴山苦雾和穷阴深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阴沉压抑的氛围。接着描述赤日沉下后的死灰色和劲风无法驱散这种阴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压抑感。然后提到山下的淡水,看似清澈美味,却也能变成致命的毒水,暗示了事物的两面性。诗中还描写了山区的生态和居民的生活,以及当地一些神秘的风俗,如妇女装神弄鬼的情景,突出了这个地方的独特与神秘。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边疆的无力感和对仕宦中所面临的困难的认识,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思考和担忧。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独特,通过对瘴气山区的详细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危险的世界,也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