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小春
晴皎霜花,晓熔冰羽,开帘觉道寒轻。
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
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不听秋声。
消凝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
阳和能几许,寻红探粉,也恁忺人。
笑邻娃痴小,料理护花铃。
却怕惊回睡蝶,恐和他、草梦都醒。
还知否,能消几日,风雪灞桥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小春:冬季十月的别称。
- 晴皎:晴朗洁白。皎(jiǎo)。
- 冰羽:像羽毛一样的薄冰。
- 生意:生机。
- 消凝:消魂凝思,形容极度怅惘。
- 阳和:春天和暖的气候,这里借指小春时节较为温暖的气候。
- 忺(xiān)人:使人欣喜。
- 料理:照料,安排。
- 护花铃:为保护花朵驱赶鸟雀而设置的铃声。
- 草梦:有关春天草木的梦,这里象征着美好但还未完全到来的春天。
- 灞桥:在今陕西西安东,古人常在此折柳送别,此处营造出一种带着伤感情怀的氛围。
翻译
清晨霜花洁白似月光明朗,薄冰在晓阳中渐渐消融,好像羽毛慢慢融化,我打开窗帘,感觉到寒意竟轻轻淡淡。偶然间听到鸟儿啼鸣,恍惚以为春天来临,园林充满了生机。我早就搁置了那书写凄凉的笔,因为如今已不再听到令人伤怀的秋声。心中正情思凝结之时,看到一枝花似乎借了点温暖绽放,但终究没有太多动人的情意。
这十月小阳春的暖天气能持续多久呢?寻觅那初绽的花朵,粉色的花蕊,也着实让人欢喜。看着邻家天真的小女孩忙着安置护花铃。只是这铃声呀,却让人担心会惊醒沉睡的蝴蝶,甚至连它有关春天草木的美梦都被搅醒。你们可知,这温暖的好日子又能有几天呢?很快,灞桥就会被深深的风雪淹没了 。
赏析
这首《满庭芳·小春》是张炎所作,整首词营造了一种细腻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开篇描绘小春时节霜花消融、气候渐暖、鸟啼报春般的画面,展现出一幅乍暖还寒的独特景致,奠定了词的基调。作者“闲了凄凉赋笔”“不听秋声”,表现出想摆脱秋冬带来的愁绪,而寻求新生机。
下阕通过描写寻红探粉、邻娃料理护花铃等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同时又展现出人们对这短暂春意的珍惜。“却怕惊回睡蝶,恐和他、草梦都醒”,笔法细腻,从担心蝶梦被惊破的角度,传达出对这难得的生机不敢轻易打扰的小心翼翼。
最后一句“还知否,能消几日,风雪灞桥深”笔锋一转,陡然生出无限的忧思,暗示这样的美好时光短暂,随时将被风雪淹没。以景结情,既有对自然物候变化的无奈,又隐隐流露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繁华易逝的感慨,增添了整首词的深层意蕴和忧伤的美感 。
张炎
张炎,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 304篇诗文
张炎的其他作品
- 《 如梦令 · 题渔乐图 》 —— [ 宋 ] 张炎
- 《 虞美人 · 题陈公明所藏曲册 》 —— [ 宋 ] 张炎
- 《 渡江云 · 怀归 》 —— [ 宋 ] 张炎
- 《 风入松 》 —— [ 宋 ] 张炎
- 《 江城子 · 为满春泽赋横空楼 》 —— [ 宋 ] 张炎
- 《 小重山 · 题晓竹图 》 —— [ 宋 ] 张炎
- 《 蝶恋花 · 其三赋艾花 》 —— [ 宋 ] 张炎
- 《 念奴娇 · 客中寄友 》 —— [ 宋 ] 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