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亭闲坐

· 曾巩
荆门常昼掩,不必云山深。 岂敢尚孤绝,自能收寸心。 草萌被远径,鸟语变乔林。 散帙味新趣,鸣弦叹馀音。 脱粟幸可饱,一瓢方独斟。 颜从缅虽卓,非此谁为寻。 盛服缠紫艾,重印铸黄金。 信使忧惴息,讵无勤苦侵。 埃尘缁冠盖,霜露泫衣衿。 胁肩已自昔,俯首微独吟。 岂惟智所拙,曾是力难任。 为乐聊在此,焉知玉山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曾巩:(1019 年—1083 年),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 荆门:柴门。
  • 散帙:打开书帙。帙(zhì),书画外面包着的布套。
  • 脱粟:糙米。
  • 颜从缅:颜回的随从久远。颜回(公元前 521 年—公元前 481 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街,颜庙所在之地)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 盛服:华丽的服饰。
  • 紫艾:一种香草。
  • 胁肩:耸起肩膀,故示敬畏。

翻译

柴门常常白天也关闭着,不一定要在云深山里。怎敢崇尚孤独隔绝,自己能收敛内心。春草萌发遮蔽了远处小径,鸟的叫声改变了高大的树林。打开书籍体会新的趣味,弹动琴弦感叹余音。糙米有幸可以吃饱,一瓢酒正独自斟饮。像颜回那样久远的随从虽然卓越,若不是这里谁会去找寻。穿着华丽服装缠着香草,重重的印章用黄金铸就。使者担忧恐惧而止息,哪会没有辛勤劳苦的侵扰。尘埃沾染了帽子和车盖,霜露使衣裳衣襟沾湿。耸着肩膀自古以来便是这样,低下头独自微微吟唱。不只是智慧有所不足,也曾是力量难以承受。寻求快乐姑且就在这里,哪里知道玉山的高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安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诗人享受日常的平凡,柴门常闭,在看似普通的环境中能收敛内心。通过对自然景象如草萌、鸟语,以及日常活动如读书、弹弦等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自在悠闲的情趣。诗中提到颜回,突出了对质朴和精神追求的崇尚,与后面华丽服饰、重印等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最后强调在此处寻找快乐,而不在乎外在的高峻与繁华,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回归本真的人生态度。整体意境宁静而深远,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表达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感悟和精神追求。

曾巩

曾巩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曾易占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少有文名,为欧阳修所赏识,又曾与王安石交游。累官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诸州,所至多有政绩。神宗元丰三年,判三班院,上言以节用为理财之要。次年,加史馆修撰,典修五朝国史,管勾编修院,旋擢中书舍人。曾校理《战国策》、《说苑》、《新序》、《列女传》等典籍。尤擅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追谥文定。有《元丰类稿》。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