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丛林:指众多僧众聚居的寺院 。
- 致:招致,聘请。
- 茧足:脚掌上因摩擦而生出硬皮,形容长途跋涉的艰辛,此处说明历经艰辛。茧(jiǎn)。
- 径:径直。
- 俨师:德洪诗作中交往的僧人。
- 幽境:清幽的环境。
- 高怀:高尚的情怀。
- 痴:这里指世间众人沉迷的状态 。
- 倚槛:靠着栏杆。槛(kǎn) 。
- 黄卷:书籍,因古人用黄蘗汁染纸以防蠹,纸色发黄,故称。
- 子规:杜鹃鸟。
- 夙习:旧日的习惯、习性。夙(sù) 。
- 嗟:叹息。
- **和陶诗:和陶渊明所作的诗。东晋陶渊明是著名田园诗人,很多文人喜欢依照他的诗韵作诗。
翻译
各大寺院争抢着要聘请这位人才却请不来,我不辞辛劳径直前来拜访俨师。你处在清幽的环境里,能够从世俗之情外看待世界,高尚的情怀超越了世间那些痴迷之人。清晨你靠在栏杆旁专心地研读典籍,五月置身于层峦叠嶂的乱山中能听到杜鹃鸟的啼叫。我还感叹自己旧日的习性没有完全消除,还时常在墙壁间记录下和陶的诗作。
赏析
这首诗主要刻画了俨师这一超凡脱俗的形象。首联通过“丛林争致致不得”,侧面烘托出俨师的德高望重、才华出众,以致各寺院竟相延请,却未能如愿,而“茧足径来”写出诗人拜访俨师的急切与虔诚 。颔联直接赞美俨师,他能在幽境中超越世俗情念,怀有独到的高尚心境,与世间痴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俨师的脱俗。颈联选取两个场景,清晨倚槛读经,呈现出一种静谧专注的氛围;五月在乱山之中听子规啼叫,又增添了几分悠然惬意、超脱尘世的意味。尾联由写俨师转入自身,诗人叹息自己旧习未消,以自己“壁间时录和陶诗”的行为,进一步衬托出俨师的超凡,表现出诗人对严师的赞赏与向往,诗中通过描写与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幽高远的意境,充分展现了禅意与诗人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