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像

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画出须菩提。 解空不许离声色,似听孤猿月下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杖藜(zhàng lí):拐杖。
  • 须菩提: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以解空第一著称。在诗中用来形容诗人自己的形象具有超凡脱俗、领悟空性的特质。

翻译

我的样貌古朴、身形清瘦,倚着拐杖,这分明画出了一个像须菩提的形象。领悟到空性之理,并不意味着要远离世间的声色,(就)好似听到孤独的猿猴在月下啼叫。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外貌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佛法中“空”的理解。诗人以貌古形疏倚杖藜的形象自喻为须菩提,体现出他对自身修行的一种认知。诗中提到解空不许离声色,表明了诗人对佛法中“空”的独特见解,即真正的领悟空性并非是脱离尘世的声色,而是在世间的种种现象中去体悟。最后似听孤猿月下啼一句,以一种孤独、清幽的意境,烘托出诗人在追求佛法真谛过程中的心境。整首诗富有禅意,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释惟政

释惟政,俗姓黄,字焕然,秀州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幼从临安北山资寿本如肄业,师惟素(《罗湖野录》作居素)禅师。住馀杭功臣山净土院,出入常跨黄牛,世称政黄牛。皇祐元年卒,年六十四(《五灯会元》卷一○)。有《锦溪集》三十卷,已佚。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九、《罗湖野录》卷三。今录诗四首。 ► 4篇诗文

释惟政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