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夤(yín)缘心:指攀附、钻营之心,有尽力向上巴结之意。
- 和合相:“和合”本指和谐、融合,这里“和合相”结合上下文可理解为各种凑在一起的虚假的外在表现。
- 傀儡棚头:即傀儡演出的舞台,傀儡是木偶,这里以此比喻虚假的表演场所。
- 伎俩:指不正当的手段、花招。
- 画屏:这里象征虚假美好的表象。
- 家山田地:可理解为内心原本的纯净、本真之处。清旷:清净空旷,形容内心洁净无染。
- 情尘:指各种情欲如尘土般染污心灵 。
- 识浪:“识”在佛教语境中有认知、意识之意,“识浪”即意识形成的波澜,可理解为种种妄念。
- 虚明游践:指内心空灵清明之时的游历体验。
- 一壶:形容一种较为超脱、自在的境界,像将风月收纳于一壶之中那样。
- 梦冷转身:从虚妄的梦境中清醒过来,转身面对真实 。
翻译
那攀附钻营的心念,各种虚假融合的外在,就如同傀儡在舞台上卖弄着各种小把戏。不如打破那虚浮美好的表象,回归本心。原本自己内心的那片纯净天地,依旧是清净又空旷。扫除那染污心灵的情欲尘土,滤干意识中的种种妄念波澜。内心空灵清明地游走,这风月如同被收入一壶之中般美妙;从虚妄的梦境中清醒转身,眼前仿佛是雪云万丈般壮阔。
赏析
这首偈颂蕴含了深刻的禅理智慧。开篇以“夤缘心,和合相,傀儡棚头呈伎俩”形象描绘出世间人追逐虚妄、卖弄手段的种种行为,用傀儡演戏做比,讽刺意味十足,写出了尘世生活的虚假与浮躁。“打破画屏归去来,家山田地还清旷”笔锋一转,倡导人们打破虚幻表象,回归内心的本真与纯净,表达了对挣脱世俗束缚、回归精神家园的追求 。 “扫断情尘,沥乾识浪”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方法和目的,即清除内心的情欲和妄念,让心灵恢复清净。“虚明游践兮风月一壶,梦冷转身兮雪云万丈”则描绘出一种超脱自在的境界,内心在空灵清明状态下体验到的万物皆归一心的美妙,以及从虚妄梦境醒来后境界的豁然开朗和广阔宏大。整首偈颂用词生动形象,层层深入地表达了对摆脱尘世枷锁、追求精神解脱与清净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释正觉
释正觉,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1298篇诗文
释正觉的其他作品
-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十一 》 —— [ 宋 ] 释正觉
- 《 送渊上人 》 —— [ 宋 ] 释正觉
- 《 偈颂七十八首 其十五 》 —— [ 宋 ] 释正觉
-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四十三 》 —— [ 宋 ] 释正觉
- 《 祖印渐长老写师像求赞 》 —— [ 宋 ] 释正觉
- 《 嵩山老人告行作六偈送之 其二 》 —— [ 宋 ] 释正觉
- 《 泐潭云庵偶作 》 —— [ 宋 ] 释正觉
- 《 禅人写真求赞 其三十三 》 —— [ 宋 ] 释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