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华山致仕韩见素

· 魏野
尽垂华发恋金门,独乞悬车未五旬。 清世一般为隐逸,碧霄两处应星辰。 绣衣脱下宁妨贵,锦帐眠来不称贫。 潇洒易添新道气,光阴难改旧风神。 老轻白傅方归洛,乱鄙黄公始避秦。 象简岂同青竹杖,廌冠争胜白纶巾。 世间名系昌朝客,物外衔称太华人。 醉指鳌头为别业,吟夸仙掌是比邻。 剑生尘土揩磨懒,书带烟岚㬠曝频。 石鼓晓听殊待漏,玉潭时看异迷津。 琴怜徽外声弥澹,酒爱篘中味更醇。 精细处方因疗鹤,等闲开食为迎宾。 芝田女仆皆能采,兰佩儿童亦解纫。 丹诀有灵还似性,诗篇无病恰如身。 要君计想嫌弘景,弃室翻应笑子真。 预祝全家上升日,愿停绛节许相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门:指金马门,汉代宫门名。
  • 悬车:指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悬车。
  • 碧霄:指青天、天空。
  • 绣衣:古代贵显者所穿的绣有花纹的服饰。
  • 象简:即象笏,象牙制的手板。
  • 廌(zhì)冠:即獬豸冠。
  • 昌朝:兴盛的朝代。
  • 鳌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用“独占鳌头”来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 仙掌:华山东峰仙人掌。
  • 石鼓:山名。
  • 㬠(shài):晾晒。
  • :古琴上系弦之绳。
  • 篘(chōu):一种竹制的滤酒器具。
  • 芝田:传说中仙人种灵芝的地方。

翻译

满头华发却仍然留恋着朝堂,才不到五十岁就独自请求辞官。在清平之世一般就选择隐居,在那碧霄天空两处应和着星辰。脱去绣衣也不妨害尊贵,在锦帐中安睡也不能叫贫穷。潇洒的样子容易增添新的道家之气,时光难以改变过去的风神。年老轻视白居易才回归洛阳,混乱时鄙视黄石公开始避开秦时战乱。象笏哪里如同青竹杖,獬豸冠也争着比白纶巾更胜。世间名声系于这昌盛朝代的客人,身外的名号称为太华山人。醉手指着鳌头说是别处的产业,吟诗夸赞仙掌就如同是近邻。剑上生了尘土懒得擦拭打磨,书籍带着烟岚频繁晾晒。早上听石鼓就如同等着报时,在玉潭看时就像迷失了方向。喜爱古琴弦外之声更加恬淡,喜爱酒在篘中味道更为醇厚。精心细致地开处方是为了医治仙鹤,轻易地开饭是为了迎接宾客。芝田里的女仆都能采摘,兰佩小孩也懂得缝纫。丹药秘诀有灵验还如同天性一样,诗篇没有毛病就恰如自身。要您思考恐怕会嫌弃陶弘景,抛弃房屋反而应该笑杨子真。预先祝愿全家飞升之日,希望停下仙杖来允许亲密相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魏野写给致仕的韩见素的,全诗围绕着韩见素展开描述和赞美。诗中既描绘了韩见素虽然辞官,却依然气质潇洒、风神不凡,又写了他的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如睡锦帐、赏风景等。还通过与古人对比,突出他的独特。诗中对其居住环境如鳌头、仙掌等的描述,渲染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也写了韩见素的一些日常活动,如疗鹤、迎宾等,展现出他闲逸的生活志趣和高雅的品性。最后表达了对韩见素全家飞升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对仗工整,对韩见素的形象和生活进行了生动而全面的刻画,表现出诗人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魏野

宋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3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