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养真亭

· 韩琦
新葺公居北,虚亭号养真。 所期清策虑,不是爱精神。 满目林壑趣,一心忠义身。 吏民还解否,吾岂苟安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ì)**:修缮。
  • 虚亭:空亭,这里指新修的亭子。
  • 清策虑:清除繁杂的思虑,使思绪清明。
  • 苟安:只顾眼前的安逸,得过且过。

翻译

在新修缮的官邸北面,有一座名为“养真”的空亭。此举期望的是让自己清除繁杂杂乱的心思和顾虑,而并非仅仅是爱惜自身精力。亭外到处是山林沟壑间的美好意趣,自己一心只想做一个尽忠守义的人。当地的官吏和百姓是否能理解呢,我可不是一个只顾贪图安逸的人啊。

赏析

这首诗围绕“养真亭”展开,体现了韩琦的高尚情怀与为官理念。开篇点明亭子位置及名称,“养真”二字奠定主旨。“所期清策虑,不是爱精神”表明建亭初衷并非为了个人养生休憩,而是为了摆脱官场纷繁事务带来的困扰,让内心清明澄澈,凸显韩琦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满目林壑趣,一心忠义身”描绘出亭子周边自然之美,同时强调自己虽处美景但始终牢记忠义职责,展现其坚守原则与担当精神。最后以“吏民还解否,吾岂苟安人”反问,表露自己担忧百姓和下属误解自己贪图安逸,以一种自省、自剖的方式进一步展现其心系百姓、一心为公的可贵品质。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体现出作者高尚的为官操守与人生追求 。

韩琦

韩琦

宋相州安阳人,字稚圭,号赣叟。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右司谏,疏罢王随、陈尧佐、韩亿、石中立等四人。益、利岁饥,为体量安抚使,缓赋调、逐贪吏、汰冗役,活饥民九十万。宝元间进枢密直学士、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久在兵间,名重一时,天下称韩范。后召为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富弼同时登用。庆历新政败,出知扬州,徙郓州、定州。嘉祐中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仁宗有疾,琦力请立皇嗣。英宗即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英宗病重,又力请建储。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寻改判永兴军、相州等地。卒谥忠献。有《安阳集》。 ► 7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