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友叹

· 谢翱
昆吾莫邪轻毛锥,平生故人皆引去。 剡溪之皙绛邑黔,独与石君作一处。 中书间起免冠谢,辄被溺冠仍嫚骂。 见几自愧后穆生,正恐髡舂不与赦。 有时怒发竖相如,熟视蒙恬挽其须。 泓尤沦弃敢自爱,老龟支床息犹在。 荆山风雨朝暮号,璞在吾怀足何罪。 恨不雪耻酬诸姬,背水一战汉为池。 楮生不改旧边幅,三褫何但高阁束。 客卿骑项百折磨,犹恐玄能赤吾族。 此时不平义重生,阳城裂麻欲死争。 平生国士立桥下,誓死守此漆身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昆吾:古代宝剑名。
  • 莫邪:古代宝剑名。
  • 毛锥:即毛笔。
  • 剡(shàn)溪:水名。
  • :肤色白。
  • 绛邑:地名。
  • :黑色。
  • 髡(kūn):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
  •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 :清水一道或一片叫泓。
  • 荆山:山名。
  • :含玉的石头,也指没有琢磨的玉。
  • 楮(chǔ)生:纸的代称。
  • 褫(chǐ):剥夺。
  • 客卿:古代官名。

翻译

昆吾剑和莫邪剑轻视毛笔,平生的故交好友都纷纷离去。来自剡溪皮肤白皙和来自绛邑肤色黑的,只有与砚石在一起。在中书省中有时起来摘下帽子请罪,却总是被按着头戴上帽子还被辱骂。看到苗头自己惭愧不如后穆生,正担心遭受髡刑和舂刑且不被赦免。有时像愤怒的蔺相如头发竖起,仔细看着蒙恬在挽着胡须。清水也被抛弃怎敢自爱,老龟靠着床休息气息依然还在。荆山风雨早晚呼号,美玉在我怀中又有何罪过。遗憾不能洗刷耻辱报答各位姬姓之人,像背水一战让汉水成为护城河。纸还是不改旧日的模样,多次被剥夺何止是高高搁置。客卿遭受各种磨难,还是担心玄能让我等灭族。这时正义之气重新滋生,阳城撕裂麻布想要拼死相争。向来的国士站在桥下,发誓坚守此地哪怕漆身吞炭成为哑巴。

赏析

这首诗借“文房四友”的遭遇来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愤懑。用昆吾剑、莫邪剑与毛笔对比,暗示了文人的某种困境和无奈。诗中描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和被轻视的情境,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和不平。其中通过一些历史人物的形象来影射现实,展现出作者对所处环境的不满和抗争的精神。大量运用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也让情感的表达更为复杂和隐晦。整体意境较为悲愤,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思考和情感寄托。

谢翱

南宋爱国诗人,“福安三贤”之一。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髮子,原籍长溪人,徙建宁府浦城县(今属南平市浦城县)。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佑二年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谘议参军。文天祥兵败,脱身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方凤、吴思齐、邓牧等结月泉吟社。 ► 2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