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忆春草轩

最忆当年,膝下承欢,春风草堂。 有桃花堤畔,锦霞晴灿; 游鱼潭底,翠尾悠扬。 一带疏篱,千层怪石,碧映琉璃水一匡。 尤堪忆,是女为君子,学步书房。 可怜无限思量,忍轻送莺花负艳阳。 记北海尊开,歌珠如垒; 东山月上,妆镜浮光。 往事难忘,前因犹在,倚遍庭柯几断肠。 从今后,与登楼王粲,一样思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沁园春:词牌名,格律严谨,要求较高。
  • ** 膝下承欢(xī xià chéng huān) **:意思是在父母跟前尽心侍奉,以博得父母的欢心。
  • 锦霞:色彩绚丽如锦缎般的云霞,这里形容桃花盛开的绚烂。
  • 悠扬:形容游鱼悠然游动的样子,自由自在。
  • 一匡:一汪,一片。
  • ** 学步(xué bù) **:这里指年少学习。
  • ** 莺花(yīng huā) **:莺啼花开,指代春日景色。
  • ** 北海尊(běi hǎi zūn) **:原指东汉孔融好客,自比北海,其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后泛指主人热情好客,宴请宾客。这里指当年家里热闹的聚会场景。
  • 歌珠如垒:美妙的歌声如同连串的珠子堆积在一起,形容歌声婉转美妙。
  • 东山月:指傍晚升起在东山上的月亮。
  • 妆镜浮光:月光映照在梳妆镜上,闪耀微光。
  • ** 庭柯(tíng kē) **:庭院中的树木。
  • 登楼王粲:王粲曾写《登楼赋》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这里作者以王粲自比。

翻译

最让人怀念的是当年,在父母身边尽情享受天伦之乐,在春风轻拂的草堂里。桃花盛开在堤岸一旁,如同绚丽的锦绣云霞在晴天里耀眼灿烂;潭水清澈,游鱼在水底自在游动,翠绿的鱼尾摆荡得悠然惬意。还有那一带稀疏的篱笆,层层叠叠形态各异的怪石,澄澈碧绿的潭水宛如一方映照着一切的琉璃。更难以忘怀的是,女儿还是个纯真的孩子,在书房内学着大人读书的样子。

可惜如今回忆起这些,满心都是无尽的愁思,怎么忍心轻易地辜负那些美好的春光。还记得当年家中如北海孔融般盛情设宴,美妙的歌声如珠玉堆积,清脆动人;东山上升起皎洁的明月,月光映照在梳妆镜上,泛出柔和的光芒。过去的那些事历历在目,怎么也难以忘记,曾经种种仿佛就在眼前,我靠着庭院中的树木,思念如潮几近肝肠寸断。从此以后啊,我就如同当年登楼思念故乡的王粲一样,满心都是对往日时光和曾经居所的深深眷恋。

赏析

这首词充满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深切怀念。上阕以细腻笔触描绘了当年在春草轩时美好的家庭生活场景,如桃花锦霞、游鱼翠尾、疏篱怪石等,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的生动描写,展现出一派温馨、和谐的景象,也体现出作者年少时纯真欢乐的时光。“女为君子,学步书房”更体现出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及年幼时的懵懂美好。

下阕笔锋一转,“可怜无限思量”直接抒发无尽的思念与哀愁,感慨如今辜负了曾经的美好时光。随后回忆过去家中宴请宾客时热闹欢乐的情景,歌声悠扬,明月照镜,这些场景越是美好,越与当下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更显思念之苦。“往事难忘,前因犹在”再次强调对过往的难以释怀,“倚遍庭柯几断肠”将思念的痛苦之情推至高潮,生动刻画出作者沉浸在回忆中悲痛欲绝的状态。最后以“与登楼王粲,一样思乡”作结,用王粲登楼思乡的典故,将对过去居所和以往岁月的思念之情升华,表明自己如同王粲般饱受思乡之苦,既点明主题又增强了情感深度,尽显哀伤怅惘。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用词清新自然,意境幽远,读来感人至深。

范贞仪

清江苏如皋人,字芳筠,号一柏。贡生高佩兰妻。女红之暇,潜心经史,时有女中颜、闵之目。有《愁丛集》。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