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大之京
注释
- 刺桐:一种豆科刺桐属的落叶乔木。
- 玉宇:泛指宇宙、天空。
- 佳丽景:美好的景色。
- 金城:坚固的城池。
- 百雉:城墙的长度单位,高一丈长三丈为一雉。
- 回薄:循环相迫变化无常。
-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 黛螺:青黑色的颜料,可以画眉,这里形容山峰如黛色。
- 甲鳞:像鳞片一样。
- 神明太守:有神奇能力的太守。
- 鞭石:指传说中秦始皇为造石桥,用神鞭赶石下海。
- 骊潭:潭水名。
- 雁塔:佛塔名。
- 白蔗:白色的甘蔗。
- 藜藿:指粗劣的饭菜。
- 黄堂:古代太守办公的正厅。
- 鹤发:白发。
- 文星:即文昌星,又名文曲星,旧时传说主文运。
- 妖蜃:妖魅和蜃气(一种虚幻的景象)。
- 雄藩:强大的藩镇。
- 瘴烟:瘴气。
- 考绩:考核官吏的政绩。
- 䌫(gǔn):粗绳。
- 藻鉴:品评、鉴别。
- 英䰇(duǒ):英才。
- 五云阙:指华丽的宫殿。
翻译
刺桐花开放时雨水带着香气,刺桐叶子飘落时秋风带来凉意。天空中秋天是美丽的景致,坚固城池有几百雉长在东南边疆。成千的村庄成百的村落远近环绕城郭,长长的河流广阔的田野聚合变化着。曲折连绵的岛屿在烟雾之外展开,缥缈的残余晚霞在鸟儿边上落下。那黛色的山峰满眼青翠,像鳞片般的洲渚如同手掌般平坦。江上的彩虹饮着浩浩的海水,愤怒的蛟龙挟带着秋雨在昏暗之中。那神明般的太守从前有神鞭赶石的传说,成就了许多石梁成千上万尺。月亮沉浸在骊潭像一面秋天的镜子,云彩迎接着雁塔千万盏灯在傍晚。亭亭玉立的白色甘蔗滋生着神奇的汁液,漠漠的黄色云下有长长的九穗。山中像豹隐居吃着粗劣饭菜,海上像鸿飞翔有足够稻谷。芙蓉花和丹桂远远地相互映衬,儿童骑着竹马迎接杨震。正厅里白发的人礼拜文星,宝匣中的龙泉剑斩杀妖魅和蜃气。独自辅佐强大的藩镇二十年,海面没有波浪也没有瘴气。八个郡的伟大功勋世人都敬仰,四知的清廉声誉人人争相传颂。明天应当考核政绩面见圣明的君主,大船高大的桅杆依靠着晴朗的天空。高远的兴致遥乘着万里长风,离别的愁绪散作三山的雨水。天官品评鉴别选拔出英才,一生怀着对家国的赤诚之心。在华丽宫殿下承受皇恩的日子,不要忘记在闽南送别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杨大去京城时的景象和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如刺桐花开花落、秋风、雨水、山水、云烟、晚霞等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宏大而美丽的场景。同时也描绘了城市的坚固、生活的景象等,如城池、村落、田野。还讲述了当地的一些传说和故事,如神明太守的鞭石传说。对人物的描写也十分生动,如杨震以及人们对他的尊重。整首诗既展现了送行地的壮阔风光和独特景象,也洋溢着对杨大的崇敬、不舍和祝福之情,表达了对杨大功绩和声誉的赞扬,以及对其未来的期待。其语言优美华丽,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