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编修游东明山诗

· 宋濂
东明胜槩实佳哉,图画天然八面开。 云影入帘纷似絮,峦光染袂绿于苔。 学书犹忆临池写,采药曾经带雨栽。 只为鱼龙期变化,致令猿鹤互惊猜。 数茎白发虽侵镜,百炼丹心不作灰。 中使传宣承顾问,东朝进讲每低徊。 月移禁掖藏书署,花压瀛洲视草台。 岂意衰龄沾异渥,因兹胜赏得重陪。 丁宁杉桂无奇句,约束溪山属骏才。 倚杖指林寻故迹,赐衣湿雨借新焙。 名编递玩丛如笋,嘉卉当筵粲若杯。 松鼠沿窗行且偃,山禽窥客去仍来。 但知笑齿时频启,何事愁肠日九回。 寄语山灵休厌我,看花莫待作诗催。
拼音
宋濂

宋濂

宋濂,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汉族,祖籍金华潜溪,至宋濂时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亦称《宋文宪公全集》或《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