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

· 李昱
滔滔扬子江,江流日千里。 古来限南北,今看平如砥。 我行属冬候,际此风日美。 捩拖群鱼惊,推篷一鸥起。 须臾棹歌发,客子心亦喜。 平生济川心,造次聊试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扬子江:长江在今江苏扬州以下至入海口的一段旧称。
  • 滔滔:形容大水奔流貌。
  • 限南北:成为南北的界限。
  • 平如砥(dǐ) :像磨刀石一样平坦。砥,磨刀石。
  • 属(zhǔ) :恰好,正当。
  • 冬候:冬季时令。
  • 际此:正当此时。
  • 捩拖(liè tuō) :转动船舵。
  • 推篷:推开船篷。
  • 须臾:一会儿。
  • 棹歌:船工行船时所唱之歌。
  • 客子:旅居他乡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济川心:比喻有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建立功业的抱负。济川:渡河,后引申为治国。
  • 造次:匆忙之间、仓促。这里指在旅程中。

翻译

扬子江水滚滚滔滔,江水一天奔腾流淌上千里。自古以来,它便是划分南北的天然界限,如今看上去却平坦得如同磨刀石。我出行恰好是在冬季,此时风和日丽景色美好。转动船舵之时,群鱼被惊起逃窜,推开船篷,一只鸥鸟振翅飞起。不一会儿船工划船时唱起了歌谣,我这漂泊在外之人心里也满是喜悦。我平生怀有济世救国的远大抱负,如今在这旅行途中姑且小小地施展一番。

赏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扬子江上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首联以“滔滔”“日千里”展现出扬子江壮阔磅礴的气势 ,凸显其奔腾不息的特点。颔联将自古以来扬子江作为南北界限的以往状况,与如今“平如砥”进行对比,巧妙反映时代的变迁。颈联点明出行时令为冬季,但“风日美”一转,描绘出风和日丽之景。而“捩拖群鱼惊,推篷一鸥起”以细腻笔触刻画了江上的动态画面,十分生动有趣,充满自然之美。

尾联中“须臾棹歌发,客子心亦喜”,通过船工的歌声传递出愉悦氛围,诗人内心也随之欢喜,从景的描写延伸到心情表达。最后“平生济川心,造次聊试尔”更是直抒胸臆,由江上之行联想到自己的抱负,在平凡行程中展现诗人对自身理想的豪情与自信。整首诗层层递进,情景交融,既呈现了扬子江的风光魅力,又透露出诗人开阔的胸怀与壮志。

李昱

元太原榆次人,字仲明,号中和。至元三年辟为四川行省员外郎,九年改东川顺庆宣课大使。官至成都防城总管。卒谥忠敏。 ► 483篇诗文

李昱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