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川八景诗 其一 福善翠冷

· 宋濂
太古烟霞错绣楹,拍天苍翠缬虚明。 擘开千佛无文印,不似空题雁塔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濮川:地名。
  • 太古:远古,古老的时候。
  • 烟霞:烟雾和云霞,也泛指山水、山林。
  • :绿色。
  • 缬(xié):有花纹的丝织品。

翻译

远古的烟雾云霞错落于彩绘的屋柱间,直抵天空的苍翠如有花纹的丝织品般映照着虚空明亮。劈开众多佛像却没有文字印记,不像是徒然题写雁塔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濮川一地的独特景致,营造出一种古老、清幽且充满禅意的氛围。诗中通过“太古烟霞”展现出岁月的悠远和景色的神秘,“拍天苍翠”则突出了景色的壮美与繁盛。后两句通过对佛像无文印以及与雁塔名对比,引发人们对于虚名与实在的思考,增添了诗歌的内涵和深度。整体意境独特,给人以深邃而悠远的感受。

宋濂

宋濂

宋濂,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汉族,祖籍金华潜溪,至宋濂时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亦称《宋文宪公全集》或《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