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堡至头堡一路见割者不绝多回部所种
三堡至头堡,亩亩麦新刈。
咸携菠笨车,往返数难记。
……“缠头”何辛勤,风雨所不避。
全家拿筐盛,儿女在旁戏。
一岁只一收,仓箱已云备。
……今看戈壁外,活壤庶无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回部:又称回疆,是清代对新疆天山南路的通称。
- 缠头:古时西域人用锦帛缠头,这里指代回部的人。
- 菠笨:即“箔幪(bó méng)”,指用来遮盖、保护物品的幕布或篷布。
- 刈(yì):割(草或谷类)。
翻译
从三堡到头堡,每一块田地的麦子都是新收割的。都带着遮盖用的幕布车子,来来往往次数难以计数。回部的人是多么辛勤啊,风雨都不躲避。全家拿着筐子盛放,儿女在旁边嬉戏。一年只有一次收获,仓库箱子已经有说储备满满了。如今看到戈壁之外,肥沃的土壤大概不会被废弃了。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从三堡到头堡这一路所见的麦收场景。诗中刻画了回部人民辛勤劳作的画面,他们往返于田间,不惧风雨,连全家老小都参与其中,孩子在一旁玩耍,生动地展现了生活气息。描述了他们丰收的喜悦以及对土地和收获的珍惜,体现了对这片土地的积极利用以及充满希望的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这一地区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关注与感慨。整体朴素真实,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当时当地的场景与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