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章元德司理罢官归永嘉

· 黄榦
送君北门阪,遥望东瓯路。 峨峨白鹤岭,渺渺飞鸾渡。 上有虎豹嗥,下有蛟龙怒。 车马坚且良,维楫夙已具。 褰裳涉其险,万怪不足惧。 世路剧羊肠,皦皦诚易污。 但能心无愧,穷达安所遇。 毋为婉娈者,暂蹶辄惊顾。 生平麋鹿姿,处世每多忤。 胡为展良觌,握手便如故。 高怀发针石,正论谐韶濩。 情亲复告别,欲语谁与晤。 乾坤一逆旅,日月双脱兔。 寒儒守蓬荜,白首困章句。 期君以远大,庶足慰迟暮。
拼音

黄榦

宋福州闽县三山(今福建福州市)人,字直卿,号勉斋,黄瑀第四子,为朱熹四大弟子之一,配享庙祀。自幼聪颖,志趣广远。年十七,父殁。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黄榦往见刘清之求学。清之奇其才,书荐于朱熹。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熹以仲女妻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三月,朱熹病重,命黄榦收《礼书》底本,补辑成之;并手书与他决别道:「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以荫补官,历知新淦县、汉阳军、安庆府等、多有惠政。吏治廉明,曾陈说抗金保民大计。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调知安庆府,亲自督修郡城,备战守,保障安庆境内不受金兵侵扰,当地士民称赞道:「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曾讲学于白鹿洞书院。后召为大理丞,时边备废弛,忌者恐其直言边事,排挤致使归里,遂授徒著书以终。晚年隐居于武夷,潜心闽学研究,世称「勉斋先生」。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诏赠朝奉郎。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赐谥「文肃」。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从祀于孔庙,又建黄勉斋祠于府学内。著有《周易系辞传解》一卷、《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九卷、《孝经本旨》一卷、《论语注语问答通释》10卷、《勉斋先生讲义》一卷、《朱侍讲行状》一卷、《勉斋诗钞》一卷、《黄勉斋先生文集》八卷、《晦庵先生语续录》四十六卷、《勉斋集》四十卷、《书传》、《易解》、《四书通释》等。 ► 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