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过丹阳不得泊有怀葛苍公

契阔远相望,回舟一笑妨。 孤城深雪闭,寒雁暮情长。 世乱羞刀笔,人高想钓璜。 可怜双铁砚,静倚一绳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契阔:久别。
  • 回舟:掉转船头。
  • 羞刀笔刀笔: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的事叫刀笔。作者以从事刀笔之业而感到羞愧。
  • 钓璜:指姜子牙在渭水之滨垂钓得遇周文王事。这里借指隐居高洁之人。
  • 铁砚:坚如铁的砚台。常以“磨穿铁砚”形容勤勉用功。
  • 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又称胡床。

翻译

与你长久分别只能远远眺望,原本想掉转船头见你一面,却因种种缘由未能如愿,空留遗憾。一座孤独的小城被深深的积雪封闭着,寒冷的黄昏中大雁飞过,如同我对你悠长的思念。在这世道大乱的岁月里,我因从事案牍文书之事而感到羞愧;想到品格高洁之人,就如同那垂钓得遇明主的姜子牙。可怜那两方坚如铁的砚台,静静地倚靠在那轻便的绳床上,无人使用。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诗人在雪中路过丹阳却不能停泊、无法与友人葛苍公相见展开。首联写出不能相见的遗憾无奈,体现二人情谊深厚。颔联通过描写“孤城”“深雪”“寒雁”等景象渲染出一种冷寂、孤独且惆怅的氛围。颈联由景及人,抒发对乱世的感慨,表达了对自身所处境遇的不满以及对高洁品行之人的向往。尾联“双铁砚”和“静倚绳床”的画面蕴含着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落寞之情。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凝练,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世道和自身状况的沉思。

黄淳耀

黄淳耀

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为复社成员。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嘉定人抗清起义,淳耀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僧舍。门人私谥贞文。能诗文,有《陶庵集》、《山左笔谈》等。 ► 494篇诗文